閱讀好好玩 對怪物的同理心,或許是我們引領這個時代的最佳手段 發表於 21 3 月, 2018 By 白之衡 Photo Credit: Pixabay 編譯/白之衡 跨過2018年那天,《科學怪人》(Frankenstein)滿200歲了。 這部由英國小說家瑪麗.雪萊(Mary Shelley)創作的經典科幻恐怖小說,首次出版於1818年,被認為是首部探討人造生命的哥德(gothic)小說之一。在小說中,科學家維多.法蘭肯斯坦(Victor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我一直很清楚地記得那個春日 發表於 23 10 月, 2016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PROJose Maria Cuellar 文/宋晶宜 我一直很清楚地記得那個春日。 我在窗前看見一抹陽光,那是在許多個寒冷陰雨的天氣之後,它彷彿從天幕裡衝了進來,使人有一絲突如其來的驚喜。於是,我拋開了書本,因為我想和春天約會。 我記得詩人拜倫說過:「美的事物是永恆的喜悅。」我卻認為,生意盎然的事物是永恆的快樂。 我坐在春天的原野裡,看山澗上的飛瀑,驀地,一隻小鳥翩然而至。這真是意外的同伴,牠也是春天的訪客嗎? 完整文章
書單 不小心開啟了一個新流派──瑪麗雪萊與科學幻想書單 發表於 29 8 月, 2016 By 犁客 圖片來源:Pixabay 文/犁客 瑪麗‧雪萊(Mary Shelley),1797/08/30-1851/02/01 嚴格說來,瑪麗‧雪萊跟著詩人雪萊到日內瓦湖畔度假時,還不能被稱為「瑪麗‧雪萊」──因為當年十九歲的瑪麗雖然對外自稱是「雪萊太太」、也替雪萊生了孩子,但她和雪萊還沒正式結婚,而且雪萊還有原配妻子。 完整文章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故事‧說書】火山灰、浪漫詩人、優雅演員,以及英國國王──吸血鬼的原初成形及各種演變 發表於 24 8 月, 2016 By 說書 圖片來源:Pixabay 文/葉郎(異聞筆記/Dr. Strangenote) 本文與【故事‧說書】合作刊載 十八世紀之後西方人才開始用「吸血鬼」(Vampire)一詞,來稱呼這種出現在很多民間傳說中的吸血怪物。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蘭姆姊弟的改寫提升了莎士比亞的文學地位,而他們認為透過閱讀,才能真正體會箇中美好 發表於 29 2 月, 2016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ublic domain 文/耿一偉 (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台北藝術大學與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 《莎士比亞故事集》是由蘭姆姊弟(Mary & Charles Lamb)合著,最早發行於一八○七年,幾乎是兩百年前,而蘭姆姊弟活躍的年代,是英國浪漫主義盛行的時候。瑪麗‧蘭姆與查爾斯‧蘭姆,都是倫敦文學圈的一員,裡面包括了詩人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完整文章
GENE思書軒, 專欄 【GENE思書軒】數位革命的創新者們 發表於 14 12 月, 2015 By Gene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Ben Stanfield 在中學時代,家裡有台 VHS 錄影機就不錯了,那時幻想著能當科學家的我,只要新聞有什麼科技新知一定錄下,同時心中感嘆,好多先進國家的新穎產品,可能要十年後才會在東南亞的市場上出現吧。可是經過了 VCD、DVD 的年代,現在要看高解析度的 HD 影片,只要能夠上網就行。以前 YouTube 的畫質超爛,沒想到現在第四台的畫質已遠落後很多 YouTube 影片了,科技變化的速度真是一日千里。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