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秒讀 當脫口秀比新聞節目更嚴肅 發表於 9 12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圖片截自: Youtube影片 文/黃哲斌 在艱危的媒體年代,從一名脫口秀主持人談起。 美國媒體圈有一名詞,「強.史都華世代」(Jon Stewart generation),意指那些不再相信 CNN 或福斯等有線新聞,卻藉由觀看史都華的脫口秀節目,理解世界、形塑政治態度的收視族群。 1962 年出生的史都華,從未當過記者,他自單人脫口秀崛起,1999 完整文章
專訪 身為揭發犯罪的記者,總是有些職業風險──專訪《閃電崩盤》作者連恩.范恩 發表於 31 8 月, 2020 By 犁客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字/連恩.范恩;筆訪、整理/犁客 納凡德熱愛賺錢,但幾乎不怎麼花錢;他近乎直覺地與數字打交道,但不怎麼擅長和人打交道;他的生活範圍很簡單,但在這個範圍內做的事並不簡單;他不認為自己做的事有什麼問題,但他坐在英國自家臥室的電腦前,讓美國股市瞬間暴跌、市值一眨眼蒸發一兆美金。 ──而且,過了好幾年,相關單位才追查到他的頭上。 完整文章
閱讀好好玩 用虛構小說切入當下時事,挑戰觀看新聞的另一種方式 發表於 25 3 月, 2020 By 出前一廷 Photo Credit: Unsplash 編譯/Waiting 一個名為《現代紀事錄》(The Chronicles of Now)網站,於2020年3月初開始運營,網站的主要經營者,是曾在《君子雜誌》(Esquire)擔任編輯超過十年的泰勒.卡伯特(Tyler Cabot)。 完整文章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 沒稿費但有額外好處?平台和作者該思考的是⋯⋯ 發表於 27 9 月, 2019 By 朱家安 Photo Credit: Unsplash 利申:這個平台有給我稿費。 這時代,生產和發佈內容是一筆生意,有機會賺錢,最顯著但不道德的例子是:新聞媒體為了創造聳動的內容,往往不惜作假、自導自演。這個例子也告訴我們,創造內容需要代價。 完整文章
果子離群索書 【果子離群索書】與其成天罵爛媒體,不如多鼓勵好媒體 發表於 27 6 月, 2019 By 果子離 Photo Credit: Unsplash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媒體亂象,現象五花八門,原因錯綜複雜。腦子一閃便想起很多令人哭笑不得、搖頭嘆息的荒誕報導,許多粗糙甚至於粗暴的新聞處理手法,真要探究,光是維基百科條文「臺灣媒體亂象」所收,即看得人眼花撩亂。 臺灣媒體亂象如毒瘤,割不斷,理還亂,有的人憂心忡忡,有的人痛心疾首,有的當酸民發砲,嘲諷媒體,奚落記者,有的尋求出路,尋找桃花源。 完整文章
華文市場 【一週E書】只有你能教你怎麼教小孩 發表於 20 6 月, 2019 By 犁客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犁客 每次在新聞裡聽到有人講「這樣會讓我不知道怎麼教小孩」都覺得很蠢。 完整文章
華文市場 【讀墨使用祕技:電書就要這麼讀!】Vol. 15:做這麼多幹嘛? 發表於 31 5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明明是個賣電子書的平台,但做了很多讓愛書人眼冒愛心的生火小禮物,在臉書粉絲團利用書摘回應時事話題,另外建置媒體網站整理國內外出版資訊及趣聞,替書和閱讀器在IG上頭貼美美的照片⋯⋯ 對了,還有持續拍攝從不同角度談書的影片。 完整文章
排行榜 【讀墨暢銷榜:這本是熱門話題!】Vol. 15:影集、我們,以及與惡的各種距離 發表於 10 5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公視影集《我們與惡的距離》精采完結,有人欣賞劇本的企圖,有人喜歡演員的表演,一本「創作全見」,可以讓對戲念念不忘的觀眾,除了複習劇情,還從裡到外從幕後到幕前把這戲理解個通透。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看它如何一路化妝,不理自己日益潰爛的真正模樣──《紅色滲透》 發表於 25 4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同意轉載 幾年前因緣際會見著一位來自中國的長輩,當時習先生剛上台不久,大力打貪,該長輩對他讚不絕口,直說法律辦不了的,習先生都下手幹了,黨就是有力,就是爽快。俺一時好奇,開口相詢:「倘若習先生自己有弊案,又該何解?」該長輩微微一愣,回俺,「共產黨的內規比法律還嚴,沒問題的!」 完整文章
活動訊息 【試讀活動】《被殺了三次的女孩》全書完整內容搶先看 發表於 22 4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如果我被殺了,那就是小松殺的──」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年僅二十一歲的女大學生豬野詩織,遭人於日本埼玉縣 JR 桶川站外刺殺身亡。 豬野詩織生前向朋友訴說,自己不斷遭到前男友小松的暴力恐嚇與跟蹤騷擾。不肯坐以待斃的詩織,決心前往埼玉縣警轄下的上尾署報案,卻被警方以不介入民事糾紛的藉口,給拒於門外。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