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城的變與不變

文/李清志 京都這座千年繁華之城與我的家族成長,牽扯著一段無法明晰的記憶斷層,多年來我一直試著從嚴峻的父親言談中,去拼湊那一段空白的種種,在記憶拼圖的過程中,我也逐漸拼湊出京都生活的種種,那些在壽岳章子書中所描述的京都,混合著我的記憶片段,似乎已經完成了一幅完整美好的京都生活圖畫。 壽岳章子在本書中…

【評書青鳥】建築和人都會衰亡,但東京總在廢墟裡重生

文/華正函、李岱樺 去年春季,李清志在進行巡迴演講時問總編曾文娟「下一本要寫什麼?」,並提出一個概念:從A到Z、地標、項目並以百科式的方式描寫東京。原本的計畫要用這個概念寫一本書,但因資料過於「豐盛」、無法割捨,使得排版完成後竟有六百頁,最後分成兩本。在東京漫遊的時候,相當容易發現一株容易看上眼的植…

【評書青鳥】京都承載了回憶,包括曾經摩登的過去

側記/柯鈞彧 「觸景傷情」,看到的是景,翻上心頭的是過去的種種。我們對一個地方有喜愛有厭惡,或許都不是對那地方的真實感受,而是對所經歷的回憶,所說的一字一句,所在的一分一秒有著濃烈的情感。你的京都、我的京都、每個人的京都,一定都有屬於一段自己的旋律。 時報文化2018年1月出版了李清志的《美感京都》…

試著看透世界表象,所以人家說她不乖──《我會自由,像青鳥一樣》新書發表會側記

文/林宣瑋 位在華山二樓的青鳥書店開業不久,就已成為華人獨立書店的指標型書店。獨特的建築設計巧妙地融合光與影,到處充滿巧思。書店的創辦人蔡瑞珊於2017年歲末出版新書《我會自由,像青鳥一樣》,舉辦發表會的週六夜裡下著小雨,溼氣沉沉,但小小的書店卻擠滿了人。 時報的總編輯曾文娟很早就結識蔡瑞珊,但在蔡…

【評書青鳥】每一刻光陰都是唯一的永恆──秋天,在京都

在風水裡作為青龍的京都鴨川,應該是眾多情侶到京都的「必去」景點之一吧。兩人一跳一接的在鴨川三角洲上跳烏龜,在涼爽的午後來個河邊野餐,傍晚再就著黃昏落日佐一首吉他情歌,望著橙黃的天空轉成嫵媚的紫藍色。夜晚的秋風徐徐吹來時,沿著鴨川緩緩散步,「是到附近的小吃攤吃一碗熱騰騰的拉麵?還是先去澡堂將一天的疲憊…

【評書青鳥】京都之美使人流連——李清志談《一個人的京都春季遊》

文/謝定宇 春日花團景簇,隨風紛飛的粉紅櫻色滿目,總是一再觸動他重遊京都的衝動,李清志這樣說。在日本作家柏井壽新書《一個人的京都春季遊》的發表會上,李清志不私藏地分享京都的撩人心弦,優美景緻何不獨自享受外,也激起他建築師的玩性,帶我們遊歷京都建築的光影翩翩。 穿梭在京都的繁花簇擁中 相較JR新幹線的…

【專欄咕咕叫】青鳥:與書有關的一切,都得以人當主角

春節連假,當然要讓平常被壓榨著寫稿的專欄作家們喘口氣,在雞年咕咕幾聲,同讀者們聊聊舊年心得新年展望,除了寫專欄之外好好交心一下。是故專欄作家們在新年開始之前被逼著交出了【專欄咕咕叫】系列專文,在線上陪大家一起過年~ (編按:想喘口氣?那是我騙你的啦咈咈咈~) 一、過去一年裡讀過最推薦的書 新經典出版…

【評書青鳥】一個文化符號聚合互動的場域,一家有主題曲、共同創作而成的書店

文/曾柏文 青鳥書店大概是台灣第一家有自己主題曲的書店?在書店開幕晚會初次聽到派西絲的現場演唱,很好聽、療癒。 從過去經營閱樂書店到開創青鳥,蔡瑞珊與張鐵志(閱樂總顧問)越走越清晰的,是一種對「書店」的不同想像──從傳統上,一種「存放展示書籍,供讀者購買的實體場所」,轉而強調書店作為為「文化符號聚合…

「從閱讀獲得自由,是青鳥存在的意義」──專訪青鳥書店店長蔡瑞珊

文/犁客 「你知道嗎?其實開書店和創作一樣,」蔡瑞珊說得認真,「是很個人的事。」 青鳥書店的店長蔡瑞珊,先前擔任過閱樂書店的店長,閱樂書店位於松山文創園區,青鳥位於華山文創園區,說起來好像都是獨立書店,但事實上大不相同。閱樂書店以木料為主結構,一樓,店外有個小湖;青鳥書店以水泥為主結構,二樓,在空中…

【評書青鳥】靜夜,突然聽見許久未曾聽到的、內心的小小聲音,在青鳥

文/蔡瑞珊 從閱樂到青鳥書店,像是從一間熱鬧滿溢的藝文場域轉個彎走進城市裡的修道院,院外車水馬龍,院內沈靜安心。每天早晨從玻璃三角窗戶外透進來的天光,樹葉搖曳的光影,令人感覺空靈寂靜,坐在書店內擁有四面照射而來的亮光,幸福極了! 李清志《靈魂的場所》裡有一間令人著迷的修道院:法國里昂拉托雷修道院,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