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眼睛 星夜不只是星夜,向日葵也有別樣的意義。當你閤上這本書,你看待梵谷的每幅作品,都有與過往不同的理解。 在此之前,我對梵谷作品的印象非常粗淺,向日葵、星夜、咖啡店,還有失去耳朶的自畫像,他的畫有濃烈的筆觸,鮮明的色彩,是印象派的大家。但我不明白他的畫為何有種躁動感,和他之前的荷蘭大師都不太一樣…
文/elish 本書以兄弟兩人相關的家族與友人信件為藍本,以富感情的筆調來敘述文森.梵谷這位傳奇性畫家,以及一生都在背後支持他的弟弟西奧.梵谷兩人的故事。我覺得這是很有意思的切入角度,作品中對於其人生轉折的詳細描寫也都令人邊讀邊不住的感嘆,啊啊啊,這就是兄弟愛啊!(我現在很冷靜,真的) 老實說閱讀本…
文/史考特.楊;譯/林慈敏 若只看過他的故事、沒看過他的藝術作品,梵谷應該會是你最不可能料到能成為史上最知名畫家的人。 梵谷畫家生涯起步很晚,二十六歲才開始畫畫。藝術領域充滿早慧之人,知名大師一般都很早就嶄露天分。例如,畢卡索的立體派風格,來自他還是個孩子時就已能畫出很寫實的畫,讓他可以大膽宣稱自己…
側記/Mitty Wu 有感於冷戰年代的詩人們洛夫、余光中、周夢蝶、商禽等人相繼去世,一個美好的時代似乎就要過去,當下也是一個回首與前瞻的時刻。 台灣現代詩從前衛到成熟,誠如楊牧所說,五四以來,詩人雖然接受白話文爲媒介,但許多一流的新詩人不但接納傳統文言的句法和韻味,甚至還能自然地轉化傳統文言的修辭…
文/犁客 如果你是一個二十世紀九零年代時大量閱讀的讀者(不用舉手,因為這會透露年齡),那麼或許會記得一個奇妙的現象:國內文學獎作品不見得好讀,也不怎麼好賣,而來自國外的翻譯書數量越來越多,而且引進的方式開始更有組織和系統──早先以書系選書為號召的做法,逐漸聚焦在某些類型與某些作家。 不是所有被引介進…
【主講人】:周道協會學術顧問、貞明讀書會/覺明讀書會 指導老師 張易生 【時間】:107年5月13日(日)下午 2:30~4:30 【費用】:免費 【地點】:台北市重慶南路2段45號10樓(郵政博物館) 【交通指南】: (1)捷運:中正紀念堂站2號出口,沿南海路往重慶南路步行約5分鐘,到重慶南路左轉…
偶一為之的看畫展,往往被人視為是附庸風雅的朝聖行為,特別是所謂名畫展更是難脫罪名。但這種心緒依然格外值得珍惜,就如同堕落日久的信徒,偶爾懷著救贖的心情上教堂一樣,這至少表示,我們依然看重,藝術或宗教在我們生命中的價值。 藝術和文學之所以能感動我們,那是它喚起了我們某種深藏內心的情感,而這些情感是因人…
文/張志龍 「愛情給我的啟示好比福音書。『沒有一個女人是老的。』這句話並不意味著天下沒有老邁的女人,然而一個女人,只要她愛人而且被愛便不算老。」 這是二十歲的文生‧梵谷初到倫敦旅居時寫給弟弟西奧‧梵谷的一段話。顯然,文生墜入了情網,浪漫的情愫打開前所未有的感官知覺。 文生的名字取自同名的祖父,他是一…
文/天下文化 穿越千年文明, 12場星空下的繆思之旅, 陪你追尋黑暗中的生命火光, 以及閃爍背後的永恆深情。 生活在人造光線過度飽和的後工業文明中,我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黑夜,因為大部分的人都不曾體驗過,自然也就没有機會,領略星空真正的魅力。──謝哲青 跟著謝哲青的腳步,縱情穿梭在被都市文明遺…
鄉民喜歡譏訕台灣人健忘,無論什麼激昂生猛、沸沸湯湯的公眾議題,嚷嚷了一兩個星期,隨即又春夢無痕。我們重新挖掘另一個無關緊要的明星劈腿、影片外流或小貓受困事件。 但我總希望大家不是真的忘記,像《神隱少女》的白龍,只是一時想不起來。如前陣子喧騰一時的社會住宅議題。那些豪宅居民之於青年、弱勢者的排斥,夜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