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思書軒】真想說服別人,你需要的不是氣勢,而是如何讓人改變想法!

老實說,我不支持死刑,雖然也未積極主張廢死,十幾年前寫了幾篇文章,駁斥支持死刑才是唯一正義才是口人土的論點,我提出有憑有據的論點,得到極大的反響,有超多網友來留言,理性討論的是極少數,絕大多都是詛咒我親友最好是被虐殺而死,然後我再來主張殺人犯不該被判死刑! 那陣子,各種詛咒多到我身心俱疲,甚至一度真…

【讀墨熱門榜:這本是熱門話題!】Vol. 65:那個很好看,但不能只看那個

大疫之後,把觀眾再拉回戲院看暑期檔電影的,不是系列動作片的新作,而是科學家傳記《奧本海默》和沒人覺得會成功的《芭比》,這兩部電影甚至被合稱為「芭比海默」,以各種迷因姿態在網路上流傳,變成電影公司都沒想到的宣傳。 想想,大約五十年前,也有一部電影成為話題,才真的把「暑期檔」變成重點商業大片的推出時機。…

面對法律,你是選擇相信,或勇於質疑?影集《八尺門的辯護人》媒體試片贈票活動

「我不想指責,而是讓各種聲音出現。」唐福睿說。 或因如此,《八尺門的辯護人》裡有一位堅定反對死刑的法務部長陳青雪,堪稱全書最複雜最迷人的角色。然而她不鄉愿也不濫情,只有她明白台灣該如何面對死刑的艱難。小說最後,她維護了自己相信的價值,並且成為小說最大爆點。 談到陳青雪,唐福睿說,「念法律的大多反對死…

媒體如何利用你的道德情感來浪費你的時間?

你跟平常一樣用手指滑著社群平台,一則新聞標題步入眼簾,像是: 貓咪咖啡廳出餐等超過兩小時! 她當場留一星評論遭老闆趕人 遇水則發?他入住5600元飯店「連2房都漏水」:越想越火大 當眾在餐廳脫褲⋯⋯她拿兒童馬桶讓女兒如廁 網怒:當別人不用吃飯? 新聞寫的那些事情本來跟你毫無關係,這輩子說不定都不會遇…

殺了人的人,就沒有生命權嗎?

有些人支持死刑,因為他們認為殺人就是放棄生命權:平常不能殺你,是因為你有生命權;不過一旦你殺了人,你就沒有生命權了,在這種情況下判你死刑是正當的,並沒有侵害你的權利。 這種路線看起來很單純合理,衍生出的說法各式各樣。但以下我想說明,這個簡單明瞭的想法其實有些討論空間。 「放棄生命權」太強 「殺人者無…

一場讀者作者同歡的冬日嘉年華——「讀墨首屆年度華文大獎」頒獎典禮暨講座側記

文/愛麗絲 「讀墨最貼心的,就是找我來當主持人,冬天的太陽,果然不下雨啦!」「讀墨首屆年度華文大獎」於 12 月 10 日舉行頒獎典禮,台灣推理作家協會會長冬陽應邀擔綱主持,幽默開場,替這場冬日嘉年華揭開序幕。 如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執行長龐文真所說,「讀墨首屆年度華文大獎」是將「讀者放在首…

死刑潛藏的作用:偶爾砍下一些人頭,表示政府有在做事

文/侯貝.巴丹岱爾;譯/謝歆哲 一旦碰觸到死刑議題,政治便面臨了道德問題。因此,政府成員對待死刑的態度就顯得意義非凡。 對公開支持死刑的人而言,一切非常簡單:看著死刑繼續存在、繼續被執行,不用插手。然而,假使因此便放棄人道主義的理想,心裡又不是滋味,於是便有些人欣然地表示自己在原則上反對死刑,但認為…

【推理跑讀事件簿】Case13:法律的極限,故事的起點──法律題材創作漫談

文/犁客 「我有法學背景,寫了論文──沒有抄襲──拿了碩士,當了五年律師,然後到美國唸了三年電影;」唐福睿說,「我的創作是從戲劇出發的,不是文學,所以《八尺門的辯護人》是個意外。」 唐福睿的首部長篇小說《八尺門的辯護人》是2021年底出版,是2022年令人驚豔的華文小說之一,犯罪、推理、本土特色,加…

冤案、死刑、罪,與罰──關於《十三級階梯》

文/臥斧 ※原刊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三上純一在二十五歲時與另一名同齡青年在餐廳起了衝突,因傷害致死被判刑兩年,不得緩刑;他在獄中沒怎麼惹事,但也不算模範囚徒,例如他拒絕了可以為自己塑造悔過形象的宗教輔導,不過,刑期剩下幾個月時,三上獲得了假釋的機會,他自己覺得有點莫名其妙。 出獄後的…

死刑,我們有把復仇權利交給國家嗎?

有種支持死刑的說法認為,在建立國家之時,就如同我們交出了暴力、偷竊等權利一樣,我們把復仇的權利讓渡給國家,因此國家不但有權利替被殺的人復仇,也有義務這樣做,否則就是辜負當初對我們的承諾。以下我試圖展開這種說法,並說明它可能有哪些問題。 我們放棄的那些權利,現在全都在國家手上嗎? 有些人對國家的想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