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意見 我們先不辯論,安靜看《死囚的最後時刻》 發表於 25 7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VictoriaOP~commonswiki assumed 文/陳泓名原載於【Mediumedium】,經同意轉載 然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一無所有。 這個是一個十分優秀的作品,透析了獄中內容、角度以及不一樣的想像。 從被判刑的那一刻開始,作者蜜雪兒的工作便開始了。做為一位在德州的監獄記者,在書中最訝異的事情其實是來自於,她並非一位特定支持、反對死刑的記者。這個與我長年帶高中生學習辯論的過程,竟某種相似的呼應。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在美國冥河擺渡的工作備忘錄—《死囚的最後時刻》 發表於 25 7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Mate 1st Class Shane T. McCoy 文 / 班傑明(Benjamin Shafon) 希臘神話中,厄瑞玻斯和尼克斯有一位孩子,稱呼為冥河擺渡者卡戎 (Charon)。冥界外,有好幾條湍急的河流,其中一條叫做阿克倫河 (Acheron),卡戎就在這條河上做擺渡人,如果經過這裡的死者不給卡戎擺渡錢的話,他就會冷酷的把死者的靈魂扔進冥河之中。 完整文章
活動記錄 律師的任務,是不讓各方過早認定案件「就是那樣」──邱顯智問馮.席拉赫 發表於 8 4 月, 2019 By 犁客 Photo Credit: 先覺出版 文/犁客 「您的故事裡提到律師想要解除與當事人的委任關係,但法官不准;」邱顯智問,「法官可以這麼做嗎?」 邱顯智是國內知名人權律師,他說自己會成為走上這條路,是因為讀了張娟芬的《無彩青春》,「這本書寫蘇建和案,提到羅秉成律師,我讀的時候真的覺得,哇,我好仰慕這樣的人。」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你知道嗎?在中世紀想解決夫妻吵架,就是讓他們去打一架 發表於 15 11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怪奇事物所所長 夫妻嫌隙戀人齟齬,堪稱是一道永遠無解的謎,所長更不知道有什麼能教你。但我想告訴你的是,在尊重友善包容、耐心理性溝通這類進步觀念出現前,中世紀的歐洲人到底是怎麼解決的呢? 答案是決鬥。 在 15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孩子會喪命在自己信任的國家手中 發表於 8 7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Flickr by tenz1225 文/翁麗淑 十月,有個重要的日子,許多人稱之為「國慶日」。江家的小兒子就在十月十日這一天誕生,江伯伯將自己的寶貝取名為「國慶」。但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孩子就命喪在自己信任的國家手中。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為什麼我們還記得湯英伸呢? 發表於 13 5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張娟芬 9/16 九月十六日,出現二○一○年第一起死刑定讞案例。 9/23 九月二十三日,出現第二與第三個定讞個案。 9/24 為什麼我們還記得湯英伸呢?都已經二十幾年了。 完整文章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博愛座和一點點死刑 發表於 14 8 月, 2017 By 朱家安 Photo Credit: Wiki 死刑爭論的困難處之一,在於我們實在太討厭那些被我們認為應該處死的人,我們迫切希望重大犯罪的嫌犯死亡,這種願望讓我們反而花費比較少的心思去想更根本的問題:死刑的設計,有實現它身為刑罰的意義,讓這個社會更安全嗎?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我們面對的問題不是「壞人該不該罰」,而是「要罰到什麼地步?」 發表於 9 8 月, 2017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張娟芬 出了《無彩青春》以後,第一場演講就有人問我:「妳對死刑有什麼看法?」我心裡「唉呀」一聲,感覺好像作業還沒寫完,就被老師點到名了。 提問的確實是一位老師。那是一個為國中國小老師舉辦的人權營。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