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貓的基本知識:從認識貓咪的鼻子開始!

文/斑斑 交流從氣味開始 鼻子對貓來說,是另一個重要的感覺器官。貓是透過鼻子裡「嗅上皮」中的嗅覺細胞來感知氣味,貓可以分辨出遠在500公尺以外的微弱氣味。貓的嗅上皮展開後的面積有21至40平方公分,而人的嗅上皮面積只有區區4平方公分,再加上貓的嗅覺神經末梢約有9,900萬個,而人只有500個,因此其…

氣味,帶我們回到遺忘的那些年

文/瑞秋.赫茲;譯/李曉筠 氣味真有辦法喚回已經遺忘的記憶嗎? 十九歲時安妮與幾位朋友參觀一所獸醫學院,閒逛到一間地板中央有大型排水孔的教室,雖然裡面空無一物,她卻發現自己在走進去的那一剎那馬上受到吸引。排水孔散發出一股混著動物血液、鋸木屑及清潔劑的氣味,讓塵封已久的往事湧現出來,記起六歲時曾聞到非…

姜文說自己每部電影,都是先有氣味,再有音樂,才有劇本

文/范俊奇 鏡頭從背後推過去──姜文把頭都剃光了,背脊繃得像一張拉得滿滿的強弓,肩膀很寬,也很耿直,整個人不動的時候有點彪悍,動的時候反而有點羞澀。而姜文最神的地方是,他到今天看上去還挺爺們──將近六十的男人了,體內的荷爾蒙再怎麼力挽狂瀾,也難免要跌至危險水平,然後肌力開始下降;然後骨質慢慢流失;然…

「妳懂一份愛可以走多遠。」——專訪《成為怪物以前》作者蕭瑋萱

文/愛麗絲 「小時候媽媽其實滿擔心我的,大概覺得女兒腦袋怎麼這麼多怪問題啊?」蕭瑋萱從四、五歲起便夢想成為刑警,總愛問父母相關問題,更反覆在內心排演,日常生活若發生案件,自己該如何是好。在五層樓高的小學讀書時,蕭瑋萱日日假想若有人從建築高處墜落,她該怎麼採取救援行動,她更熱愛在上課時間以如廁名義外出…

貓的生活就是一場「姓名貼紙大戰」

文/吉兒 你應該聽過這個理論:對貓來說,每個人都是他的室友。好吧!也許你會覺得:「我的貓把我當媽媽啊~」我也這麼覺得。但老實說,我從來不覺得我的貓有過「你是我媽媽,所以我要把這個位子讓給你」的想法。因為在貓的世界裡,人人平等,或者應該說眾生平等。所有在同一個屋簷下一起生活的動物,都是共享資源的。 於…

氣味會說話?恐懼或焦慮,用聞的就能感受到

文/莎拉.艾佛茲;譯/楊心怡 普萊提在莫奈爾中心的同事潘蜜拉.道頓(Pamela Dalton)指出,有大量證據表明,當我們感到恐懼或焦慮時,人體會製造一種鮮明的氣味。她研究生涯的大半時間都在找尋人類害怕或焦慮時,汗液中產生的氣味。道頓說,有趣的是,執法部門的偵訊官曾表示,無論他們碰到的嫌犯之前聞起…

悲傷如燕子,而希望亦如是。——《倒數10分又38秒》線上講座側記

文/愛麗絲 居家防疫的日子裡,閱讀,或許是少數能帶我們走向遠方的途徑之一。 6 月 1 日晚間七點半,由新經典文化副總編輯梁心愉主持,邀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黃宗潔教授與知名影評人、作家「一頁華爾滋」Kristin 一同線上談書,以土耳其作家艾莉芙.夏法克(Elif Shafak)的《倒數10分又38…

氣味:愛欲與記憶的死亡渡口──讀迪迪耶.德官《林園水塘部》

文/曹馭博 約在2000年左右,迪迪耶.德官的小說譯作便開始進入中文讀者的視野,例如以法屬密克隆小島為背景,描繪著極地雪雁的遷徙過程,隱喻同志愛情《露易絲》;描寫一位美國紐約的玻璃洗工《約翰.地獄》以及因輪船擱淺而離開原生島嶼,展開流浪愛情之旅的《遛鳥女》。初讀迪迪耶.德官的小說時,總會覺得人物缺少…

在家貓眼裡,人類就像是貓界大隻佬?

文/德斯蒙德.莫里斯 馴養過程對貓造成的改變很少。現代的貓與家犬不同,跟祖型(ancestral form)仍然很接近。不論是在解剖學上或在行為上,現代貓與非洲野貓仍明顯相似;而非洲野貓是數千年前在中東逐漸演化來的。 從那時開始到今日的改變,大多都在表面上。毛色改變,毛的長度也有調整,但在表象底下,…

喵喵豆知識|想讓貓咪上癮或反感都易如反掌?

文/德斯蒙德.莫里斯 為什麼貓對貓薄荷的反應這麼大? 總歸一句,因為貓都是癮君子。 貓薄荷是薄荷科植物的一員,其中含有稱為「荊芥內酯」(nepetalactone)的油,一種不飽和內酯,對某些貓的作用就如同大麻對某些人的作用。 當貓在花園裡發現這種植物時,會出現十分鐘的「幻覺神遊」,在這十分鐘裡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