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對談系列 免費講座】易經與傅柯:傅柯《詞與物》中的關鍵思維

傅柯在晚近歐陸哲學中可謂是一位獨樹一格的天才!他思想所最關注的議題乃是知識與權力的關係!知識使人有能力對萬事萬物品評。至於權力,在他看來卻就並非ㄧ般人所認為的固定不變的,而乃是流動的能量! 直言之,人們易於因他的《性史》與《規訓與懲罰》等作品,將他定位為解構主義者!然而,卻有人認為《詞與物》,從思想…

【一週E書】像某種辭典,也像某種表演

文/犁客 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是從一無所知當中先慢慢熟悉某些物事、在腦中歸納出它們的共同點,連結起它們和我們的關係,再把它們和其他未知放在一起,比較出異同,從已知的那些去推斷未知的那些對我們有利?對我們有害?對我們有什麼用?和我們有什麼關係?⋯⋯諸如此類。 《顏值》一書裡頭提到,科學界做過測驗,想看看…

【Waiting:上山頭,拚書影】《星之彩》:外太空的遠古邪神之力入侵現代家庭的關係裂痕

在談尼可拉斯.凱吉(Nicolas Cage)的新片《星之彩》(Color Out of Space)之前,我們勢必得先聊聊由霍華.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Howard Phillips Lovecraft)所開創的「克蘇魯神話」(Cthulhu Mythos)相關作品。 「克蘇魯神話」對科幻及恐怖創…

把桌面和檔案整理得井然有序,做事效率並不見得會比較高?

文/提姆.哈福特(Tim Harford);譯/廖月娟 研究生產力的專家曼恩(Merlin Mann)告訴我們,在一個變化快速的世界中要把所有的事情井然有序的安排好,會讓人陷入緩不濟急的困境。 例如你是在一家快餐店做三明治的廚師。4第一份訂單來了,於是你拿出黑麥麵包,開始塗上美奶滋。由於到了午餐的尖…

【創作者讀字母會】與「未來」定約

文/薛憶溈 來自左後上方的一陣奇特的嗓音打斷了我的思路。我在被積雪覆蓋的人行道上停下了腳步。那奇特的嗓音又重複了一遍。它有點像是從岩縫深處滲出的水流聲。它又似乎是擔心錯過的急切呼喚。我回過頭去,居然看見了一隻啄木鳥。它佇立在我剛經過的那棵老梣樹上,靠近樹的第一個分叉處。它應該是剛剛中斷專業的工作,嘴…

【創作者讀字母會】時間所予

文/賀淑芳 每個人身上都背著一個房間。這件事甚至能藉傾聽獲得證實。見有人疾步而行,只要側耳傾聽,例如在夜裡,周遭萬籟寂靜時,你會聽到,比方說,牆上一面沒固定好的鏡子正在晃蕩。 ──法蘭茲.卡夫卡 夜晚像一朵花那樣盛放在卡夫卡的書裡。班雅明曾說過卡夫卡的寓言,像來自一個遺忘的大容器。我想這意思是說,他…

【果子離群索書】現在是閱讀最好的時代

五年前,我曾在副刊以〈書海無邊,網路是岸〉為題,發表文章,宣稱「現在正是閱讀的美好時代」。五年之後,我仍然持此論點,且認為如今閱讀環境更好過當時。 日前在台中新手書店演講,我列出十個理由說明為什麼「現在是閱讀最好的時代」。或許有人會問,現在不是生意難做,出版社哀哀叫,實體書店一家家關門嗎?不管是不是…

直視全貌:複雜系統更快速地教會我們「見樹又見林」

文/約翰.米勒;譯/蔡承志 科學關乎定位。科學關乎把複雜的世界化約成地圖上的零落標記,然後遵循這幅地圖的指引,橫越原本無從理解,並可能條件惡劣的地貌。好的地圖能盡可能地消除大量偽資訊,於是留下來的訊息就剛好足夠引導我們該往哪裡走。此外,製作精良的地圖可以幫助我們深入認識周遭的世界。我們因而開始領悟河…

走進波赫士的魔幻圖書館──楊照談波赫士的精采閱讀

文/陳心怡 「臺灣商務70館慶——大師的學徒:關於閱讀的技藝與學習」系列講座首先登場的是「波赫士的魔幻圖書館」,擔任臺灣商務印書館客座總編輯的楊照同時也是該場講座的主講人。他首先拋出了一連串的問題:眼睛瞎了,怎麼讀書?耳朵聾了,怎麼作曲?甚至舌頭沒了味覺,怎麼烹飪料理?五官與五感,是人接觸外界難以或…

藝術等於熱情加上方程式──波赫士與鑽石短篇書單

文/犁客 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1899/08/24-1986/06/14 許多小說家想要出長篇作品──就算不是系列作,好歹來個三部曲五部曲;就算沒有三部曲五部曲,好歹也要寫出一本厚實的磚頭書,才顯得自己真有份量。 當然,很多編輯和出版社也偏好長篇作品,除了編輯、製作和銷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