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末涼子:擁有會為了我的事流淚的好朋友,我無敵了!

文/廣末涼子;譯/李喬智 就算擁有了世界上所有的東西, 但如果沒有朋友的話, 任何人都無法好好活下去。 ────亞里斯多德 大學入學考試在不安與焦慮的狀態中結束了,發布考取消息的日子也總算到來。一大早媒體資訊或運動新聞等節目就非常熱鬧,紛紛秀出「廣末涼子考上大學⁉」「廣末涼子會是繼吉永小百合之後,再…

袁澧林:進入一個渺小如塵的角色,成為演員,成為光!

文/紅眼 刮目相看,可能是大部分觀眾看完《窄路微塵》之後對Angela(袁澧林)的最大評價。或者,過去她並不是香港電影圈子裡表現最突出的演員,甚至很多人都打從心底不相信她是演員,覺得她只不過是模特兒,時裝品牌的寵兒、女神、花瓶。演戲,曾經只是Angela的周邊附屬。「但我知道自己已經不是新演員,只是…

表演與寫作,從來都不需要二選一

文/鄧九雲 以我的身高來說,我的腳偏小。 剛開始當模特兒那幾年,我會借媽媽的鞋來穿。我比媽媽高,腳卻比她小半號,加個鞋墊能撐著用。一直記得媽媽曾說過,因為自己小時候喜歡打赤腳,所以腳長得太大了。當時這句話聽起來,暗指腳大雖然不算缺陷,但女生腳小一點似乎會更好。此刻回想起這段對話,當然明白背後代表的總…

影視劇裡,對小孩角色最糟糕的處理,是把他們當成「寵物」

文/高鳴晟 小孩、動物的戲怎麼剪?這應該是讓很多剪輯師頭痛的問題。兩者處理的方式差不多,我就以小孩演員來舉例,跟各位分享諸多方法。 剪小孩的戲要掌握幾個要點,首先是沒有所謂的天才小童星,沒有一個小孩天生就能揣摩那些他沒經歷過的人生百態,一定要經過導演的引導、輔助,之後再經過化妝、戲服、攝影、燈光、剪…

閱讀讓心拓寬,跳脫演員,以寫作詮釋自己——專訪《石光乍現》作者石知田

文/愛麗絲 「學 Popping 是因為⋯⋯看起來很帥啊!」石知田高中開始跳街舞,曾組團參賽奪冠,笑稱自己選擇舞風理由極其單純,「不跳 Breaking 是怕受傷,不跳 Locking 是因為我筋骨實在太硬了,喜歡 Hip Hop 是因為看起來很自由,練 House 則是想精進步伐。」有時因舞步迷人…

《麻醉風暴》播出後,網友開始問「有沒有演員就是醫生本人的卦」

口述/曾瀚賢、湯昇榮;撰文/廖昀靖、Rose 二○一五年,《麻醉風暴》在公共電視播映,一集短短五十分鐘、共六集,描寫醫療體系藏汙納垢、人性崩壞、各角色的矛盾與痛楚,逐步喚醒觀眾內心無法與社會體制抗衡的微小正義。 你們醫院從上到下都有問題,就好像是集體麻醉一樣,你知道嗎?你們醫院生病了⋯⋯ 《麻醉風暴…

那個空洞裡可以放得下很多東西,像你這種人的牢騷,裝再多都沒問題

文/松重豐 譯/李彥樺 寺院內部遠比想像要寬廣得多,因為下雨的關係,一個前來參拜的客人也看不到。我走了一會兒,看見櫃臺在左手邊。我在櫃臺付了七百圓的拜觀費,從窗口老人的手中接過找零的零錢,及一本蓋了印章的小冊子。這就跟門票是一樣的概念。就當作是我為了躲雨,走進咖啡廳點了一杯咖啡吧。 小冊子上寫著廣隆…

在宇宙的愛裡 發現渺小生命遼闊的靈魂

文/Gill Li;攝/Jimmy Yang   姚愛寗 臺灣演員,綽號 Pipi。自小就容易被別人的情緒影響,甚至第一次見面就能感受到他人的善惡,長大才知道自己是「天線很敞開」的人。靈性學習除了找到平靜的儀式,也是保護自己的方式,有意識地去控制它,不去隨意讀取他人。平時焚香,最愛的味道是鼠尾草。 …

「夏天的烈日下,人會變成自己都不認識的模樣。」——專訪《佛羅里達變形記》作者陳思宏

文/愛麗絲 「我是很甘願帶我姊姊出國旅行的,雖然有世代差異,但我很樂意啦。」前陣子剛從移居多年的柏林短暫返台,陳思宏身上還帶有旅行的姿態,目光永遠向外探尋著新鮮。 陳思宏一向崇尚步調緩慢的旅行,「走路如兔輕盈,心境如龜緩慢。」還得吃好睡好住好。他的姐姐們,則多是典型認真的觀光客,所有熱門打卡景點皆需…

樹木希林:「我的理想是希望活到最後一刻都是美的。」

文/樹木希林;譯/藍與析 生病也是有好處的。即使得獎,也不會引來嫉妒;稍微失言,也不會有人責怪你;漸漸沒力氣吵架了,變得十分謙和。 於報紙連載的訪談,回首前半生時所言。——二○一八年五月 後來,由於癌細胞移轉到身體各處,最近每年要去一次鹿兒島的醫院,接受放射線治療。一天僅照射十分鐘,不過得天天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