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舉手】自然與文明的界線,並非如你我以為那般涇渭分明

文/葛芸 每一年,超商7-11都會推出「巧克力大賞」,誘使甜點控打開荷包。2021年11月,巧克力知名品牌GODIVA和甜甜圈品牌「mister Dount」聯名的甜甜圈,造成搶購風潮,甚至一度停賣。在韓劇向全世界大力放送下,泡菜文化廣為人知,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將韓式泡菜的譯名改為「辛奇」,蔚為一時…

這群人著迷於飲食健康概念,生活卻非常不健康。

文/麥可.波倫;譯/鄧子衿 我們正餐該吃什麼? 這本書很厚,但想回答的問題很簡單:「正餐該吃什麼?」在回答這個問題的同時,我也想探討,這個簡單的問題現在為何會變得那麼複雜。在目前美國的飲食文化中,以往的庶民智慧已逐漸消失,轉而浮現的是困惑與焦慮。「吃什麼」這樣的基本問題,居然也需仰賴許多專家來協助。…

【GENE思書軒】你沒進過雨林,但你已經在雨林裡

我是出生在馬來西亞的華人,剛來台灣時,不少台灣同學不知道馬來西亞在何方,台北街頭也甚少外國人面孔。近年拜新南向政策所賜,台灣和東南亞的交流愈來愈多,週末在台灣大城市街頭也能見到不少操著不同語言的外國遊客、移工和新住民。 大學時,想要吃上兩口家鄉菜都要努力尋找,吃到時幾乎感動得要落淚,還不能太在乎道地…

茭白筍不是天生長這樣,「美人腿」是被感染的意外

文/顧曉哲 「黑穗菌」可能對各位來說很陌生,不過大家一定都知道「茭白筍」,它就是黑穗菌寄生於菰草後所形成的。菰草屬於禾本科菰屬,多年水生植物,根部有白色匍匐莖可發芽產生新植株。夏秋時節會抽生花莖,結果成「菰米」。被黑穗菌感染的菰草不抽穗,但是莖部會不斷生長膨大,形如小腿,顏色白皙,在臺灣被稱為「美人…

可樂漢堡的熱量填滿了肚子,卻換來永遠吃不飽的胃

文/巴托.艾莫爾 社會已經改變了。美國人已經不再像十九世紀那樣會長時間在農地工作。到了 1990 年代,這個國家的都市化程度已經突破過往。潘伯頓在 1886 年創造可口可樂時,居住在都市的人口不到 30%,但是到了 1920 年這個數字已經上升到 54.1%,1990 年更達到 75.2%。部分原因…

【現場寫真】從數字裡找到不一樣的歷史──聽經濟學家葉淑貞說蓬萊米到臺灣的故事

文/林宣瑋 臺灣的稻米種植技術有目共睹,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原來蓬萊米當年也是跟著日本殖民一起來到臺灣;為了解決日本國內的缺米問題,今日花團錦簇的台北竹子湖,也成了那時蓬萊米在臺灣的試種地……。 經濟學家總是讓人望之畏懼,紛雜的數字與可怕的模型就像巨大的障礙把經濟學與大眾區隔開來;然而,經濟學家其實…

就算是一顆玉米掉在地上,我也會撿起來吃:《誘拐與決斷:我被綁架到北韓的24年》

文/蓮池薰 每年的三、四月,在前年秋天收成的糧食已經見底,但是當年秋天播種的大麥還無法收成,人們面臨嚴酷的饑荒關卡。帶著所有的穀物到山裡去。為了求生,他們在僅有的穀物中加入大量草的葉子、皮和根煮成稀飯食用。 關於「糧食」以及生產糧食的農業,日本與北韓是極端對比的兩個國家。儘管景氣低迷,但是日本還是處…

基因改造食品大舉入侵生活 影響的不只健康,還有生態、倫理與宗教危機?

文/周桂田、徐健銘 基因改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GMFs)以及基因改造產品(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的說法經常被混在一起。常見研究者和媒體稱 GMOs 為基因改造食品,但有些學者認為必須加以區分。根據食品法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