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玉玲 人的一生中多少有經歷過讓自己感到後悔的事,有些人會抱憾終生,有些人會因此改道,但有一群人會將此化為另外一種能量,《後悔的力量》是以研究為出發點,探討人們在「無悔」、「沒時間後悔」、「正面情緒面對後悔」之餘,還能有那些辦法可以讓人生不留遺憾,提供他人的故事分享和圖表分析,提醒眾人反省錯誤、…
文/翁玉玲 《這樣聚會,最成功!》很明顯不想將撰寫的內容只侷限設定在一般人所知的社交聚會,一開頭就將法庭程序、產前派對納入討論範圍,也提出一些比較生疏的名詞,像是城堡原則、熱點圖,但都相當具創意且有用。 聚會的初衷 不同於泛指的聚會,書中給予不同角度、方向去探索人類對於聚會背後的需求、欲望,甚至是固…
聽到的笑話不好笑,周圍氣溫似乎也驟降,只是心理作用嗎? 除了冷笑話,我們似乎也常用溫度來形容許多原本無關的事情,例如我們用暖男來形容善解人意、溫柔體貼的男生。中文中很有溫度且和社交有關的常用成語就有:火冒三丈、怒火中燒、心急如焚、熱情洋溢、熱情奔放、熱腸古道、熱心公益、溫情脉脉、溫情蜜意、溫良恭儉讓…
文/史蒂芬.蓋茲;譯/林柏宏 Maru 是一隻享有極高人氣的蘇格蘭折耳貓(Scottish Fold cat),來自日本,非常喜歡盒子,牠跳進盒子的影片已經累積有一千萬次觀看。Maru跳進盒子,Maru 跳出盒子,盒子翻倒,Maru 好愛盒子,Maru 好可愛。全部就這樣,真的沒騙你,就有一千萬觀賞…
文/楊昌順;譯/游芯歆 「人基本上有兩種類型,一類是拚命壓抑情緒,另一類是將所有情緒外露。」這句話出自英國後現代主義文學作家朱利安.巴恩斯的小說《尚待商榷的愛情》(Talking It Over)。 對人際關係容易感到吃力、只想保持距離的人,屬於第一類。這類人的「社會適應不良」症狀較為嚴重,會因為在…
作者:尼爾.弗格森(Niall Ferguson);譯者:葉品岑 事實是,我們真的很難在所處的當下,參透網絡成長可能造成的後果。有人吹捧網絡為青年充權及為民主注入活力——譬如二○一○至一二年的阿拉伯之春革命——的正面效果之際,也有人強調網絡對危險勢力充權的負面效果——譬如政治伊斯蘭。有多少書籍預言未…
文/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卡洛琳.班克勒、納維德.莫迪里;譯/郭騰堅 在決定出家時,我對於佛教寺院與寺院生活的樣子有一些刻板的想法。當中有些想法,我不得不修正。 首先,每家寺院的外觀都不一樣。形形色色的寺院,包括位於住宅區中心繁忙的老舊寺院,也有在大自然懷抱中的美麗寺院,以及由零星竹屋組成的寺院…
文/楊思遠 吳敏走進諮詢室,選擇離我較遠的沙發坐了下來。她轉頭拿起沙發的靠墊,放在自己的雙腿上。 在心理諮詢師看來,來訪者的每一個細節都在展示自己,資訊的獲得絕對不僅僅局限於他們說了什麼。甚至常常他們所說的內容並不那麼可信,反而是他們的行為在介紹最真實的自己。 就像此刻,吳敏正在用她的行為告訴我:「…
文/楊思遠 是否遇見過這種類型的人:每當面對自己不滿意的人或事,習慣以各種隱蔽間接的方式──例如沉默、暗示等等宣洩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攻擊性,常常讓人摸不著頭腦。 和他們相處,有時甚至嚴重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如果身邊正好有這樣的人,那麼很可能就是遇見了「被動攻擊者」。 唐小靜因為人際關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