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秒讀 我們在熱鬧中失去的,必將在孤獨中重新擁有 發表於 14 7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亞瑟.叔本華;譯/張寧 社會就像一團熊熊烈火,明智的人透過與其保持適當的距離來取暖。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用色彩解讀心理,是學理依據,還是印象使然? 發表於 28 5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山脇惠子;譯/邱心柔 很多人都聽過「色彩心理」這個詞,但真正了解的人卻很少。大家對色彩心理的認知大概可分為以下兩點: 一、從一個人喜歡的衣服顏色、小孩畫畫時用的顏色等方面,了解這個人的個性或心理狀態。 二、顏色會影響人的行為與心理。 完整文章
華文市場 【一週E書】我們與惡的距離、與戲的距離,以及與自己的距離。 發表於 12 4 月, 2019 By 犁客 Photo Credit: 我們與惡的距離 The World Between Us 官方頻道 文/犁客 公視影集《我們與惡的距離》大約是近期引起最多討論的影集,而且令人開心的是,多數討論不再是被有意無意扔出來的明星緋聞,而是與劇情內容及故事主題有關的思索,因為這部影集直視一直存在於我們社會當中、生活當中的重要議題:我們怎麼看待「惡」?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生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發表於 26 3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盧建彰 about 正義 雖然每天出門就抱怨,但有機會面對時卻退縮?我們不怕自己死掉,卻怕有人不喜歡我們? 吸一碗麵 完整文章
活動記錄 如果在法蘭克福書展會展端出香噴噴的台菜──張國立、臥斧談「料理X推理」 發表於 6 3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栞 文/栞 原載於「關鍵評論網」,經同意轉載 今(2019)年的台北國際書展眾星雲集,不僅國外來台作家數量創新高,本土作家的講座場次也不遑多讓。剛出版《螞蟻上樹》的臥斧與《炒飯狙擊手》的張國立,就在國際書展會場的黃沙龍,暢談兩人的新作以及華文推理在台灣的發展與他們的想像。 料理X推理的提案誕生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經典也青春】假如有一天書將滅絕,而你成為以記憶保存某本書的人,你會選哪一本? ——夏夏談雷・布萊柏利的《華氏451度》 發表於 27 1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2022(!)年之後,消防員的工作不是滅火,而是「打火」,收到通報,引火燒掉窩藏書籍的住家,逮捕私藏犯。 然而,一天打火員蒙塔格在一起任務中目睹了一位「殉書」的老婦人,於熊熊大火中焚身的景象,她堅定不移的神態震撼了他。 同時蒙塔格的心因一個在街上偶遇的鄰居女孩,而開了一道縫隙。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年老,就是比其他改變更常遭遇一去不返的經驗。這點本來很自然,但在現代社會卻成了惱人的事情⋯⋯ 發表於 6 1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unsplash 文/威廉.許密德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選擇買BMW,其實跟社會期待相關? 發表於 26 12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約拿‧博格 Jonah Berger;譯/許恬寧 從前從前,我在加州帕羅奧圖(Palo Alto)騎著腳踏車,四處尋找街上的BMW蹤影,就此展開「社會影響」這個主題的研究──他人影響我們行為的途徑。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演化讓我們抗拒傳遞讓人不舒服的訊息,甚至選擇說謊 發表於 16 12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塔莎.歐里希;譯/錢基蓮 想像你被找去參加一項消費者喜好的研究測試,在到達實驗室後,得知是要針對男性體香劑提供意見。研究員,姑且稱他為羅森博士吧,他把你帶到一張上面放了各種品牌體香劑的桌子旁,鄭重宣布今天你要根據像是顏色和氣味等若干因素評估每一個商品。羅森博士結束說明之後便離開房間。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