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安不要偷懶了 「X是什麼,能吃嗎?」是什麼?能吃嗎? 發表於 30 8 月, 2021 By 朱家安 Photo Credit: Unsplash 「X是什麼?能吃嗎?」是我輩流行成句,大約十年前使用可以彰顯年輕。這成句一般用來表示某東西在受眾知識之外,或者用來引介自己接下來要討論的東西。 完整文章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 「你能掛保證嗎!?」──如何面對難纏的懷疑論者 發表於 23 11 月, 2020 By 朱家安 Photo Credit: Pakutaso 懷疑論(skepticism)是哲學領域的一種挑戰,懷疑論者抬高知識門檻,來測試我們對認知的理解,並考驗理論的根基和人類的創意,像是: 你以為存在的世界其實不存在,你只是一粒泡在培養皿裡的大腦,你感知的一切,包括這篇文章,都是邪惡科學家透過神經電子訊號為你營造的幻象。 問題:我們怎麼知道自己是處於上述處境,還是生活在真實的世界? 完整文章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 心靈的邊界:科幻故事與懷疑論的哲學基礎 發表於 14 9 月, 2020 By 朱家安 Photo Credit: Unsplash 幾百年來,科幻故事和哲學互相提供靈感和好用的點子。不同世代的哲學課堂上,老師有時會發現《駭客任務》是讓學生理解桶中腦(brain in a vat)的捷徑,而《銀翼殺手》裡的仿生人則有機會協助說明心靈哲學上的行為主義(behaviorism)或多重可實現性(multiple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如果笛卡兒看了《駭客任務》 發表於 20 6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圖片截自: Youtube影片 文/朱家安 電影《駭客任務》之所以引人入勝,其中一部分來自於它的聳動設定:人類自以為生活其中的世界其實不存在,實際的處境是在一柱柱黑色巨塔中,密密麻麻的培養槽裡。統治地球的機器將調整精密的神經訊號灌入大腦,讓我們以為自己生活在正常的世界。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一代法皇、哲學大師,都是擅打深情牌的撩妹高手? 發表於 15 6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wikipedia 文/吳宜蓉 講到歐洲歷史上最會寫情書的名人,不是那個能寫出世界史上出了名狗血虐心的愛情悲劇──《羅密歐與茱麗葉》的莎士比亞,也不是那個娶了六個老婆,一直離婚一直娶的亨利八世。英國人在「浪漫」這件事的排行榜上,跟他們的食物一樣,注定被法國人狠甩五條街。 法國皇帝──拿破崙 這裡鄭重為大家介紹兩位又會寫情書,又超級有用的法國浪漫男子!誰敢自稱撩妹高手的,都先來看看他們深情懇切的 Love 完整文章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電車問題中你不願意把人推下月臺,那如果是推猴子呢? 發表於 5 6 月, 2017 By 朱家安 圖片來源:Pixabay 人應該如何對待其他生物?沒有人可以真的避開這個問題。或許你認為我們只需要注意自己如何對待其他人就好,不用思考該如何對待生物,但當你這樣說的時候,你其實已經為「人應該如何對待其他動物?」這個問題預設了特定答案:隨便。 有些人確實認為說,雖然我們不能任意對待其他人類,但我們可以任意對待其他生物,因為道德只介於人與人之間。以哲學術語來說,這些人認為,只有人類享有道德地位(moral 完整文章
活動記錄 數位之晝與紙本之夜:數位時代解放文字的「閱讀」──郝明義談「數位與網路時代的閱讀」 發表於 26 12 月, 2016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文/陳昱昊 數位浪花拍打上岸,習慣的文字爬格子變成一種在鍵盤與螢幕上飛舞的電子資料,這個時代中,如何將紙本閱讀習慣或方式轉型與更動,成為台灣商務印書館「大師的學徒:關於閱讀的技藝與學習」系列講座的課題之一。 完整文章
專訪 「心靈」是大腦為了對抗基因而產生的武器!?──專訪《大腦簡史》作者謝伯讓 發表於 18 10 月, 2016 By 陳 心怡 文/陳心怡 如果有一個不會壞、不會生病、不喜歡的地方可以重新打造、各方面都比你現在的肉體強過太多的機械身體,你是否願意把心靈與大腦裡的所有意識上傳到這個機械身體上、換得肉體的永生?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當孩子問起死亡,你會含混帶過還是說起善意之謊? 發表於 30 8 月, 2016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戴夫.卓特 我兒子很小的時候問過死亡的事。那天豔陽高照,我正在開車。死亡的概念突然沉沉壓住他。我聽見他從後座悄聲說:「把拔,我不想死。」他當然不想。沒有人想。我們只是漸漸習慣這概念。不再多想。 若大人都難以接受死亡的概念,小孩又會怎麼想?你剛發現生命是何其美好豐饒。接著發現生命將遭奪走。你會失去一切。只剩永恆的黑暗。除非你對宗教深信不疑,擁有許多天堂的故事。認為死後勝過今生。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看完《全面啟動》,你會懷疑自己在做夢嗎?看笛卡兒如何破解! 發表於 1 11 月, 2014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文/奈傑爾.沃伯頓(Nigel Warburton) 你聽到鬧鈴響了,把鬧鐘關掉,爬下床去著裝,吃了早餐,準備好面對今天。但接著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你醒了過來,發現那只是一場夢。你在夢中是醒的,過著生活,但現實中你還蜷縮在鴨絨被底下熟睡。如果你有過這種經驗,就會知道我的意思。這種夢通常叫做「假清醒」,顯得很逼真。法國哲學家笛卡兒(René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