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它(美國聯邦邊境政策)本質上就是一個以索諾拉沙漠的險惡為掩護和工具的殺人計畫。」——摘自《敞墳之地》 這本書我花了連續五個晚上的時間讀完,這種迫切主要來自於我很擔心書中所寫,從墨西哥,或更遠的中南美洲千里跋涉、試圖跨過美墨邊境的無證遷移者,他們是否順利…
其實很多「商業管理」類型的書,談的都是人──自己在金融相關產業當中的經驗,或者在職場裡觀察到的各種人。這些書之所以「商業管理」,是因為這些作者會將對於人的觀察心得應用在自己的工作領域當中。真正高段的商管書甚至不會和你講數字,畢竟那種因時因地變化的實務性技能,大家把基本理念弄清楚了,自然可以依著自己的…
文/布魯斯.史普林斯汀;譯/洪世民 《河》是我第一張將愛情、婚姻和家庭小心地移往舞台中央的專輯。第一首錄好的是〈輪盤〉(Roulette),描述一個有家室的男人揮不去三哩島核洩漏事故的陰霾。先前安全能源音樂人聯盟(Musicians United for Safe Energy,MUSE)在麥迪遜花…
文/Scarlet原載於「分享書」,經作者同意轉載 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one, 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
文/張安柏(實驗教育工作者),經作者同意轉載 《絕望者之歌》一書的出現,佔盡天時,地利與人和的優勢要件。挾帶全球對川普當選的集體焦慮,挫敗的菁英資本主義者亟需找到答案的出口;在媒體的強力包裝及推波助瀾下,讓這本書在今年化身為理解川普支持者的最佳解答書。 作者J. D. Vance的白人工人家庭背景,…
文/涂東寧 時報去年八月出版的《苦甜曼哈頓》(Sweetbitter,2016。),是作者史蒂芬妮.丹勒(Stephanie Danler)第一本小說,她過去未獲任何文學獎項紀錄;讀者可以發現,《苦甜曼哈頓》不像其它文學性較強的書,使用的修辭少,也常有破格的結構。但《苦甜曼哈頓》一出版便炙手可熱,占…
美國總統大選去年11月8日落幕,老實說我還真以為各主流媒體顯示結果的網站統統壞掉了──可是川普上任當然是事實,除非你相信他主張的「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s)的確存在,那才不必把他當美國總統。 我們姑且承認川普真的是美國總統吧,這本湯馬斯‧佛里曼(ThomasFriedman)的…
文/大衛.K.謝普勒 疲於希望,毫無夢想。 ──卡爾.桑德堡 Carl Sandburg 洗車工沒有自己的車子;負責整理已兌現支票的銀行職員,戶頭裡只有不到三美元;編輯醫學教科書的女性,已經十年沒有看過牙醫了。 這是被遺忘的美國,在勞動世界的底層,數以百萬計的人活在繁榮的陰影之下。在貧窮與安樂的暮光…
文/茶葉蛋(臺大歷史所碩士生) 本文與【故事‧說書】合作刊載 我們對於紐約的印象,或許就是那光鮮亮麗的一面,紐約在多數人的眼中,就是世界金融中心的代名詞。那紐約的黑暗面呢? 本文所要引介的就是一本講述紐約地下社會的專著:《地下紐約:一個社會學家的性、毒品、底層生活觀察記》。作者蘇西耶‧凡卡德希(Su…
文/翁稷安 這並不是華文世界第一次引介 Mario Puzo 的《教父》,臺灣早在 1980 年代就曾有過中譯,本世紀初則有許綬南的譯本,此次 2015 年版新雨出版社的新譯本則由著名譯者黃煜文重譯,並請設計師王志弘設計封面。能屢次吸引出版社的興趣,自然是由於名導 Francis Coppola 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