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以柔 1930年代國共內戰,毛澤東紅軍兵敗如山倒,一路向西逃亡到青藏高原,大夥兒抵達四川阿壩時,紅軍洗劫當地的寺廟,偶然摸一摸佛像再舔一舔,發現小佛像嘗起來是甜的,接著就飢不擇食把寺廟中的小佛像煮來吃掉。紅軍吃的是由麵粉和酥油做成的Torma,這是供品不是佛像,儘管紅軍自知褻瀆了西藏人的信仰,…
文/ Ed Douglas,譯/ 呂奕欣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西藏如此不願允許歐洲訪客進入?其中一個答案在於勢力增長的大英帝國與清朝之間有緊張關係,但是真正的原因卻更為深層。一八一一年,曼寧抵達拉薩時所得到的接待或許能看出端倪:雖然他對西藏寺院很好奇,但他寫道,他花了一段時間才找到有人可以帶他到處看看…
文/ Ed Douglas,譯/呂奕欣 藏傳佛教歷史學家的書寫角度是,他們的宗教是無可避免、註定要採信的信仰,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理所當然。在赤松德贊之前,佛教只是藏人對於未來信仰的其中一個選項。西藏菁英也很清楚伊斯蘭的存在。西藏在八世紀初期曾尋求阿拉伯人支援抗敵,當時就請求派一名伊斯蘭學者,教他們關於…
文/愛麗絲 「他是我導師班的學生,是個幸福的孩子,他最大的苦惱,是爸媽每天都要他清理自己的房間。」談及讓自己起心動念、整理舊物的「惜物男孩」,凌性傑溫柔地說,對其苦惱感同身受。「孩子房裡堆滿過去的獎狀、小卡片,他和我是同病相連啊。」凌性傑自承雙人床有一半堆滿了書,「而且就像植物一樣會不斷蔓延、生長。…
文字/詹姆斯.格里菲斯;譯/游擊文化;筆訪/愛麗絲 防火長城是該國碩大無朋的審查機制,也是宣傳管道,本書談的正是它的歷史與發展,同時也將論及它的觸手是怎麼伸出中國,影響廣大的網際網路,還有,多少國家非但沒有抵制,還積極為其國內的網際網路引進這套控制到滴水不漏的模型。 本書不可能在中國本土出版,所以我…
這家出版社出版過身分多元、研究面向多元、題目有趣又一針見血的芭芭拉.艾倫瑞克作品,例如《失控的正向思考》;出版過熱鬧有趣、讓人發現「人類學好像什麼都可以研究」的《芭樂人類學》;出版過跨界研究的《昆蟲誌》,也出版過非常貼合近年港台時事的《為什麼要佔領街頭?》。 事實上,這家出版社早在十年前就開始關注中…
文 / 唯色 旅行中經過阿拉善左旗,我特意去朝拜了城外山谷裡富麗堂皇的廣宗寺,又稱南寺,藏語名為「噶旦丹吉林」,與兩百多年前流亡至此的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有殊勝因緣,不但依循他的願望而建,並築塔供奉他的法體。六世祕傳中也有同樣敘述,我相信是真的。 在空寂的寺院見到兩位高齡僧人,告知六世尊者靈塔於…
文/劉安綺 曾出版兩本詩集、並譯介德語文學作品的詩人兼譯者彤雅立,暌違多年後再次出版詩集《夢遊地》,收錄八十五首詩,時間跨度整整十三年,標誌了彤雅立從原生家庭成長、自學校畢業與就業,然後再度啟程前往德國求學的這段時光。 在2019台北國際書展,彤雅立特別與為其寫序的作家李時雍來到現場,分享詩集背後有…
文/張彥;譯/廖彥博、廖珮杏 在中國,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們在社會中受盡折磨,帶著疑惑,轉而在宗教裡尋求解答,而教義信仰帶給他們的慰藉,是他們周遭這個極度世俗化的社會環境所無法提供的。他們想要知道,除了唯物論之外,生命到底還有什麼別的意義,怎樣才能算是美好的人生?就像一位我為了本書寫作而採訪的人對我說道…
文/丹尼爾.高曼 地點是加州的新港灘(Newport Beach),時間則是一九八九年十月五日。 達賴喇嘛在照相機快門聲的和奏,和閃光燈斷奏曲當中,走進為他剛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而開的記者會現場。 達賴喇嘛在幾小時前才剛聽說自己獲獎的事,仍處在要摸清頭緒的階段。一位記者問他,他打算如何安排當時總計有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