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恐懼的聲響高過興奮——專訪《親愛的別怕,勇敢說yes》作者鄒開蓮

文/愛麗絲 「小學有段時間,我每天睡前都不斷想像未來要蓋的房子,」鄒開蓮描摹記憶,那是幢白色、有樓梯的建築,和她現居住所相去不遠。小時候,鄒開蓮曾想當能從無到有的建築師,而童年時渴望創造的無盡想像,長大後以「創業家精神」與「企業願景(Business vision)」在鄒開蓮職涯中體現。「我總是告訴…

「妳是派娜娜!」「是,我是。」──專訪《我的流行音樂病》作者熊儒賢

文/犁客 「到部落拜訪那天的最後,高英傑老師帶我們回到他達邦的老家,有個老太太在黃昏的天色裡迎接我們,就是部落裡路燈的燈光,不怎麼亮。高英傑老師指著她,說,『這個是我姊姊,以前也在唱歌。』」熊儒賢眼中浮現懷念的神采,「我不知怎麼突然想到,『妳是派娜娜!』她說,『是,我是。』」 熊儒賢是「野火樂集」的…

【一週E書】這個設定聽起來很胡鬧

文/犁客 如果在上個世紀的九零年代初期,你/妳正處於一個「從屁孩變成文青」的階段(請注意,這裡指的「文青」是讀的書聽的音樂看的電影都夠多但自己常常覺得不夠多的那種人,不是會注意自己隨便什麼用具的牌子有沒有設計感那種人),那麼你/妳聽過《美麗佳人歐蘭朵》這部電影的機率很高,或者也可能設法透過影展、Su…

【評書青鳥】那些聲光轟炸的夜晚,音樂頻道重開機

側記/羅翊禎;攝影/謝定宇 你能想像嗎?一個穿著高中制服的學生,利用每天去補習班前的晚餐、下課後的空閒,甚至是眾人皆睡的深夜裡,悄悄地走到客廳,打開電視,轉至72、73台的音樂頻道,就像啟動與世界連結的開關,在閃爍的聲光、迷人的旋律、躁動的音符催化下,成為今日的樂評人,以音樂創作為主題的作家,他是陳…

【黃子欽的設計嘴,泡】如果可以利用「限制」,創作就無需逃離現實──與藝術家陳淑強對談(二)

採訪對談/黃子欽;整理/陳怡慈攝影/侯俊偉;作品提供/陳淑強 ➨➨前期回顧:【黃子欽的設計嘴,泡】多生猛的破爛!──與藝術家陳淑強對談(一) 與阿強聊作品很有意思,在聊他最常做的金工飾品創作時,他提到自己鍛鍊技藝的方式是複製作品,透過複製磨練技藝。而觀看阿強的雕塑作品,其中使用的材料,有些看似沒有作…

孫大偉:我們共同的責任是為自己提出的創意把關,要對得起自己也要對得起別人

文/張阿茂(張淳翔) 十九歲的年紀,隨身聽裡有著搖滾樂,每個人都是無敵的。當年我在大學讀視覺傳達設計,從幾乎是和尚學校的工科,轉換到男女比例 1:7 的商業類。從未成年到成年,騎機車再也不用怕臨檢,玩通宵不夠,還得接著去追第一道曙光,宿網裡全是 MP3 和 AV 女優,每晚大夥都在四海豆漿集合,每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