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斧的連作短篇集《FIX》是一部相當有趣的作品,將台灣的數樁真實冤案,改寫為書中創作者的虛構小說內容,並藉由一名貫穿各則短篇的神祕讀者「阿鬼」,指出這些作品一如現實案件中的矛盾之處,使那些作者角色開始以另一個全新角度審視自己筆下的人物及故事,就這麼巧妙讓現實世界與虛構中的虛構相互對映,讓這些短篇因此…
文/臥斧 ※原刊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三上純一在二十五歲時與另一名同齡青年在餐廳起了衝突,因傷害致死被判刑兩年,不得緩刑;他在獄中沒怎麼惹事,但也不算模範囚徒,例如他拒絕了可以為自己塑造悔過形象的宗教輔導,不過,刑期剩下幾個月時,三上獲得了假釋的機會,他自己覺得有點莫名其妙。 出獄後的…
文/犁客 改編自臥斧短篇連作《FIX》的台灣影集《滴水的推理書屋》2022年8月6日正式開播。台灣推理類型的影視作品還不算多,但在觀眾們常常接觸的歐美或日韓影集中都不罕見,因此觀眾的比評標準相當嚴格,除了講究畫面敘事的種種技術細節,也在乎台灣在地創作團隊能否說好一個邏輯縝密,完整收攏,要燒腦但又不能…
文/臥斧 ※原刊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小說或電影等等故事載體裡倘若出現警探之類調查罪案的角色,有時會提到某種對於罪犯的直覺,某些作品裡的老資格警探角色會以此判定新人能否勝任工作,某些作品裡會把這類直覺的準確性提高,尤其是想要強調主角威能的故事,可能出現主角的直覺精準、獨排眾議,最後擒得…
文/張娟芬 研究王信福的案子未久,我便知道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冤案。「前所未有」,意思是,他和我們熟悉的冤案樣貌,都不一樣。 我們熟悉也期待的冤案故事是:清白的人被判有罪,經過一番努力,通常包括律師運用法律技術、鑑定人運用科學技術、人權工作者運用社會影響力,合力改正了錯誤,沉冤昭雪。就像一個數學習題起…
文/許玉秀(前司法院大法官、模擬憲法法庭暨模擬亞洲人權法院發起人) 在警察可以隨時街頭臨檢,打開車門,看到駕駛穿拖鞋開車,可以根據違警罰法開罰單的時代,穿拖鞋開車,已經是違反違警罰法的行為不檢,那麼要變成公權力眼中的流氓,何其容易?娟芬在本書的故事中,舉出了新聞界的大樹如王健壯(雖然未遂)、文學界的…
文/沈眠 小說是虛構的技藝,但為什麼有人要在小說裡加入真實事件?寫了真實事件,怎麼還能算是「小說」?換個角度看,虛構的時候,就完全不會用到真實事件嗎?或者,虛構的小說,就會和「真實」沒有關係嗎?《女神自助餐》作者劉芷妤,和「碎夢三部曲」作者臥斧,於2020年7月18日午後在讀字書店,以「你寫的是小說…
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1990年5月12日,日本栃木縣足利市一個父親帶著女兒到一家柏青哥店打柏青哥,打到一半,發現女兒不見了;父親尋找之後報警,根據目擊者的證詞,穿著白衣紅裙的女童,可能在店外的停車場被一名男子帶走。隔天,女童的遺體在柏青哥店附近河濱被人發現,全身赤裸,…
文/王俊雄 證據都消滅了。 那天剛好遇到顧律師,他跟我說,邱和順很難。因為證據都消滅了,我眼淚就掉下來了,老實說,我對自己這種常常猛然就掉淚的戲劇性性格,覺得很解。可是想到邱和順,就覺得無解。 我只能一直哭。 我對自己的個性還有人生一路走來的各式風景要是做個描述,我想我這一生,就是直直地走在一道肩寬…
文/王薀老師 四十七歲這一年,可以說是紀曉嵐一生中事業如日中天的一年,因為乾隆就在這年再度賜予他侍讀學士的官銜,同時要他擔任《四庫全書》的總編纂。關於編輯這一套世界之最的百科全書,乾隆可說是用了他畢生最大的心血在這其中,幾乎用盡了朝中所有的資源,傾其所能地要把《四庫全書》作為在位期間最大的代表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