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海流設計 Adam;文/華正函;攝影/蘇俊輔 「印刷是個口傳的技術,它有太多變因,讓印刷沒有個固定答案。」如何減少印刷誤差值,讓螢幕中的圖像重現,是很多設計師所苦思的課題⋯⋯。青鳥書店針對設計主題策劃「設計師絮語」系列講座,去年底由海流設計主理人Adam率先開講,以自身經驗出發,分享多年來做印…
文/犁客 如果是年齡成熟一些的讀者,可能經歷過某些奇妙的閱讀經驗──你會發現書頁上出現有幾個字起來對得不大齊、大小比例不大對、幾個筆劃看起來似乎和其他筆劃不太搭(但你不見得說得出哪裡不搭),或者直接看得出那個字根本不是鉛字,而是手寫字。 中文字不是用一套字母做出各種組合的系統,而是每個字都各自獨立與…
文/華正函 「存放很久的印刷版,到現在都能印,這是印刷讓我很感動的地方!」在數位化作為主流的今日,「PAPERWORK紙本作業」創辦人Miki與「字田活字排版實驗室」負責人高鵬翔憑著自身對印刷的熱愛,在習得傳統技術後,融入創意,讓舊產業在新世代裡延續。二位分享印刷與排版的關聯與傳統工藝的創新,在青鳥…
文/齊克果 我剛從一場派對回來,我是派對上的活力與靈魂:我字字珠璣,人人都因此歡笑,崇敬我──但我走開,我在這篇日記裡確實需要用到如地球軌道一般長的破折號──我想一槍斃了自己。 一八三六年 去死吧,我什麼都可以切割,就是切割不了自己;我連睡夢中都忘不了自己。 一八三六年 很多人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還像是…
文/洪辰芳 「我設計時都會做考據研究,特別是做商標設計,一定是愈來愈重視故事,」洋蔥設計創辦人黃家賢講設計講到興起,動手挪出桌上空間、搬來筆電,秀出他從「言」字發想的華文朗讀節設計LOGO,以及隨著LOGO應用於不同展品上的各種延伸展品。 「你看,橫著看就是一個『言』,我不想觀者一眼就看穿,所以把它…
文╱Elaine Sciolino;譯╱趙睿音 在法國,有兩樣東西不能丟: 麵包和書。 ──伯納德.菲克索(Bernard Fixot),法國出版人 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有一群退休人士會佔領殉道者街的一角,這是「生生不息」(Circul’Livre)的時間,這個志願組織致力於保護書籍,志工把書本依…
文/臥斧本文原載於【臥斧.累漬物】,經作者同意轉載 前幾天在臉書發了一篇買書的感慨,因為提及書價,有位也在出版業工作的朋友留言問:「所以問題來了,買書這件事到底有沒有薄利多銷這情形」;俺回覆了一些俺的看法,不過後來想想,應該講得更清楚點。 朋友問的應該不是「買書」,而是「賣書」。那麼,把書當成一種商…
編譯/暮琳 類對周遭環境的影響力,在工業時代後邁入史無前例的境界,日益嚴重的汙染促使英國在1863年通過第一部大型現代環境法案。環保的歷史就此開始,人類文明與環境保護的拉鋸從此成為不得不正視的難題。 環保戰場可以遠在天邊、在財團利益與深山林木之間上演,也可以在尋常人日常生活的各種環節裡出現,不僅限於…
文/佳佳玖 電子書興起,紙本印刷式微是未來的趨勢嗎?閱讀電子書的人有多少?本人身為傳統書籍與電子書的愛好者,在此分享對於兩種閱讀習慣的個人心得。 書店、圖書館、雜誌攤、二手書店……販售的是紙張的觸感和懷舊的鄉愁。印刷書背後的故事有太多太多,包含作者的心血、排版的美學、字體大小、紙張選用、封面設計、書…
編譯/白之衡 二戰過後納粹瓦解,繼任的德國政府就開始扮演反省與贖罪的角色,至今在轉型正義上做了不少努力,其中包含這一項:禁止希特勒(Adolf Hitler)的自傳《我的奮鬥》(Mein Kampf)在德國境內以任何形式再版。不過一轉眼,《我的奮鬥》的版權即將在今年結束後到期、進入公版,屆時將有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