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十二星座的推理小說備忘錄

文/張亦絢 白羊座 善良招誰惹誰了? 白羊座是眾所周知的單純與善良。推理小說裡,這兩種特質位置最顯眼的,我首先就想到《砂之器》。為什麼樂善好施又正派的前警察,會遭人謀殺?單純與善良,不是不會與人結仇嗎?不只被害人看似一點都不複雜,除了做好事,別無所長,令警方傷透腦筋;小說中出現的幾個戀愛中的女性,個…

就算是個刻板的角色也該寫得有趣鮮活

文/臥斧 ※原刊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前陣子在某個場合被問到一個關於角色的問題。那時談的是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的作品,因為我提到克莉絲蒂寫角色其實寫得蠻好的,於是觸發了「有人認為克莉絲蒂的角色很刻板,為什麼你會覺得她寫得好?」這個問題(非原文,不過大意如此)。當時…

【推理跑讀事件簿】Case14:我讀我譯我出版──一個推理迷的真心告白

文/犁客 「去年和朋友去太平山,剛好是毛地黃盛開的時候,朋友們都拿出手機拍照、讚美花有多漂亮,只有我說:『毛地黃!這個殺人於無形的毒藥!』」李靜宜笑道,「氣氛忽然凝結,朋友都覺得我很殺風景。但我的第一個感覺真的是『我終於看到它的盧山真面目了!』」 李靜宜認為推理迷都能理解她為什麼會說出這種話,因為讀…

推理謎題不等於推理小說

文/臥斧 ※原刊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坊間有時會看到一些書名類似《五分鐘推理》之類的書,印象中也在過去的《推理》雜誌裡看過這類內容,大抵是則篇幅不長的敘事──例如某甲追蹤自己要殺害的女子到了海灘,女子穿著一件顯眼的大紅色泳衣,某甲自信不會看漏,預先埋伏等著下手,等到海灘人潮散去才發現根…

【推理跑讀事件簿】Case10:推理黃金時期與克莉絲蒂

文/犁客 古典推理有所謂的「黃金時期」,約莫落在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也就是1918年到1939年這二十年。稱之為「黃金時期」自然因為在這二十年間投入這個類型創作的寫作者多,一方面奠定了類型的某些基礎,一方面開發了各種可能。 多數讀者熟知的古典推理名家、多數改編作品選擇的經典原著,常常出現在這個…

【推理跑讀事件簿】Case04:推理「自然」入門課

文/犁客 「今天的『推理自然入門課』,不是要講自然課;」理工科系出身、在中央廣播電台主持「名偵探科普男」節目,同時也擔任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理事長的冬陽,講座一開始就解釋自己給定的題目意義,「而是讓大家『自然而然就愛上推理』的入門課。」 畢竟,大多數讀者開始閱讀的情況是走到書店新書區,被某本書的書名、封…

如果我有時光機,可以回到過去解決懸案嗎?

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古典推理黃金時期的「推理十誡」(Ten Commandments)和「推理小說二十法則」(Twenty Rules for Writing Detective Stories)大約都是一百年前提出的創作準則了,內容除了因為當年的時空背景而有諸多現今…

【一週E書】人生聚散有時,我們需要像史卡德這樣的幫手。

文/犁客 其實《聚散有時》不大像本推理小說。 《聚散有時》是美國作家卜洛克筆下「史卡德系列」最新的作品,這系列的確是推理小說──從第一本《父之罪》還帶著一點古典推理調調開始,到《八百萬種死法》確立滄桑自嘲敘事氛圍後面向社會暗面的故事,接著是進入新世紀後帶著一點不確定但再度找回自我步調的幾本長篇,以及…

【一週E書】像一部讓人目不轉睛的精采驚悚片

文/犁客 「把一群人放進一個獨立空間」是個設計故事時常用的基本設定。這設定之所以「基本」,在於它很好想像、所有讀者也都很熟悉──你搭公車和捷運的十來分鐘、逛大賣場補充零食和啤酒的半個鐘頭、進戲院看電影的兩個小時,感覺上都接近這樣的設定,或者有個更直接、時間持續更長的例子,就是你在學校裡讀書的那幾年。…

東野圭吾與最複雜難解的謎

文/臥斧原載於【臥斧.累漬物】,經作者同意轉載 「福爾摩斯」系列作品中,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這個原名〈The Adventure of the Devil’s Foot〉的短篇,當年讀的中譯版本將之譯為〈魔鬼之足〉;故事從一位地方鄉紳與牧師聯袂拜訪福爾摩斯談起,提及鄉紳到村中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