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市場 【一週E書】人生聚散有時,我們需要像史卡德這樣的幫手。 發表於 9 1 月, 2020 By 犁客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犁客 其實《聚散有時》不大像本推理小說。 完整文章
華文市場 【一週E書】像一部讓人目不轉睛的精采驚悚片 發表於 5 7 月, 2019 By 犁客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犁客 「把一群人放進一個獨立空間」是個設計故事時常用的基本設定。這設定之所以「基本」,在於它很好想像、所有讀者也都很熟悉──你搭公車和捷運的十來分鐘、逛大賣場補充零食和啤酒的半個鐘頭、進戲院看電影的兩個小時,感覺上都接近這樣的設定,或者有個更直接、時間持續更長的例子,就是你在學校裡讀書的那幾年。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東野圭吾與最複雜難解的謎 發表於 31 10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akutaso 文/臥斧原載於【臥斧.累漬物】,經作者同意轉載 「福爾摩斯」系列作品中,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這個原名〈The Adventure of the Devil’s Foot〉的短篇,當年讀的中譯版本將之譯為〈魔鬼之足〉;故事從一位地方鄉紳與牧師聯袂拜訪福爾摩斯談起,提及鄉紳到村中拜訪自己家人的隔日重返,赫然發現妹妹亡身,兩個兄弟發狂。鄉紳驚駭莫名,認為這起事件與魔鬼有關。 完整文章
華文市場 【一週E書】如果阿嘉莎.克莉絲蒂上了太空⋯⋯ 發表於 4 7 月, 2018 By 犁客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犁客 阿嘉莎.克莉絲蒂的名作《東方快車謀殺案》今年再度被搬上大銀幕,改編幅度頗大,有的推理迷覺得被改得莫名其妙,原來縝密的推理過程在新版電影裡變得好像偵探通靈,不過也有的觀眾覺得還不差,看得開心,也不會太傷腦筋。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不止聚焦案件,也反應時代大事、複雜人性,標誌香港在地風貌──陳浩基的《13.67》 發表於 5 1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臥斧原載於【臥斧.累漬物】,經作箸同意轉載 讀陳浩基的《13.67》,充滿驚喜。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讀者舉手】來自體制邊緣的正義使者,正代表我們心中的類似投射 發表於 22 9 月, 2017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background2 文/張瑞棋原載於「Readmoo分享書」,經作者同意轉載 雖然《龍紋身的女孩》這本書屬於推理小說的範疇,但是卻很難將它歸類到既有的特定類型。 完整文章
冬陽一直推 【冬陽一直推】是作家也是偵探,是后也是王,是一個人,也是兩個人:艾勒里‧昆恩 發表於 9 3 月, 2016 By 冬陽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admiral.ironbombs 怎麼讀艾勒里‧昆恩?這個問題其實可簡單改成──怎樣觀賞一座博物館? 集古典推理小說大全的艾勒里‧昆恩小說,就是推理史上最像博物館的東西。 ──唐諾 回想當年,第一本讓我掏錢購買的推理小說,是艾勒里‧昆恩(Ellery Queen)所寫的《X 的悲劇》(The Tragedy of X)。 完整文章
專訪 本格推理的頌歌──美國本格推理旗手約翰‧帕格邁爾談本格推理小說 發表於 25 6 月, 2015 By Wolf 文/約翰‧帕格邁爾;譯/林斯諺 譯者前言/林斯諺 約翰‧帕格邁爾(John Pugmire)是當今歐美本格推理小說的重要推手、研究者,長年投入本格推理小說的推介,尤其專攻密室推理,在這方面發表過多篇文章,是這個亞類型的世界權威之一。近來更自行成立出版社,推出絕版以及當代密室推理的經典作品。他同時也是法國推理作家保羅‧霍特(Paul 完整文章
專訪 在咖啡、酒香,及滿屋舊物當中推理──偵探書屋讀書俱樂部 發表於 4 5 月, 2015 By Wolf 文/犁客 在臺灣的二手書店中,2014 年成立的「偵探書屋」是十分特別的一家。 特點之一,在於地點。偵探書屋剛開張的時候,在臺北市大同區保安街 84 號,這棟建築原來是順天外科醫院,門外還能看見醫院的看板字樣;沒過多久,書屋遷址到目前的臺北市南京西路 262 巷 11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類型小說界的「復仇者聯盟」:《對決》 發表於 4 2 月, 2015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by Nate 文/臥斧 很多讀者喜歡「Crossover」的作品。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