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舉手】「藏東西,是我慣用的一種療法。」──《夜晚的潛水艇》

文/文薇 翻來翻去,《夜晚的潛水艇》至少被我讀過三遍以上。說老實話,我讀第一遍的時候曾經懷疑自己是不是閱讀能力退步了,這種近似古典文學的文風我竟然讀得有些吃力。 但好在,這種閱讀障礙在我開始靜下心後逐漸有了好轉。對於像我這種平日裡都用兩倍速在看電影的人來說,要細細咀嚼陳春成的文字真的是一項耐力考驗。…

如果我有時光機,可以回到過去解決懸案嗎?

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古典推理黃金時期的「推理十誡」(Ten Commandments)和「推理小說二十法則」(Twenty Rules for Writing Detective Stories)大約都是一百年前提出的創作準則了,內容除了因為當年的時空背景而有諸多現今…

【讀者舉手】我沒想過這故事的結局如此哀傷扼腕──《野獸該死》

文/elish 第一眼看到書名馬上猜得到是關於復仇的故事,腦中瞬間浮現死了妻子的男人拿著散彈槍在路上徘徊的畫面,好像很恐怖,但旁邊在牽一隻狗突然就溫馨起來⋯⋯咳,好啦,有點錯棚,而且這個想像在開讀之後立刻煙消雲散。 因為開場是1930年代的英國鄉間,空氣整個就不一樣,更別提作者尼可拉斯.布雷克(Ni…

我感到我們是一個霧中的世代

文/張惠菁 城市各有不同的孤獨。上海是你在街上走過,聞得到弄堂人家晚飯的味道,看得見燈光,聽得見炒菜鍋的聲響,但你感到那些和你並沒有關連,你只是從他們窗外走過。北京是聞不到,每條街都那麼闊,住宅群集在小區裡,與街道還隔著遙遠的庭院造景。一個小區或許是個有上萬人聚集、向上堆疊起來生活的空間,但你有可能…

「我期待自我毀滅。活著是為了死」

文╱陳銘磻・繪╱Jupee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四日出生東京四谷區永住町的三島由紀夫,原名平岡公威,是平岡家長男,祖父平岡定太郎,祖母夏子;父親平岡梓,曾任農林省水產局長;母親倭文重。三島之後,另有妹妹美津子與弟弟千之二人。 三島出生時,體重僅兩千五百三十八公克,體質孱弱,生後四十九天,祖母以他的父母住…

【評書青鳥】詩魔洛夫的秘密武器

側記/Mitty Wu 有感於冷戰年代的詩人們洛夫、余光中、周夢蝶、商禽等人相繼去世,一個美好的時代似乎就要過去,當下也是一個回首與前瞻的時刻。 台灣現代詩從前衛到成熟,誠如楊牧所說,五四以來,詩人雖然接受白話文爲媒介,但許多一流的新詩人不但接納傳統文言的句法和韻味,甚至還能自然地轉化傳統文言的修辭…

他可以找出療癒你的音樂,因為他明白:你想要的,不見得是你需要的──專訪蕾秋.喬伊斯

文/犁客 「我想我唯一無法忍受的音樂,是用管弦樂編制重新編曲的流行歌,在商店或電梯裡播放的那種;」蕾秋.喬伊斯說,「聽到那個我會有拔腿就跑的衝動。」 2012年,蕾秋.喬伊斯以《一個人的朝聖》入圍當年的曼布克小說獎長名單,也在同年因這本書獲頒英國圖書獎的「年度新秀作家」──這是她初試啼聲之作,一鳴驚…

【黃子欽的設計嘴,泡】畫插畫但不只是畫插畫──與插畫家鄒駿昇對談(二)

採訪對談/黃子欽;整理/陳怡慈攝影/郭涵羚;作品提供/鄒駿昇 ➨➨上集回顧:【黃子欽的設計嘴,泡】從重考生變成插畫家──與插畫家鄒駿昇對談(一) 考究事物的脈絡,讓畫面變得更豐富 有個過程我覺得很有趣,在英國,你找到一個語言,後來你找到一種慢慢用「去制約」的習慣來創作,所以它不一定像英國那麼直接生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