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舉手】倫敦不再只是唯一的倫敦,富饒與衰敗同樣誘人:《幻色闇倫敦》

文/慕雲 進入V. E. 舒瓦《幻色闇倫敦》之前,我想「倫敦不就在英國?不然還能去哪?」如果你也這樣想,準備好大開眼界了嗎?跟神秘男孩凱爾同行,你將會發現倫敦不是唯一而且顛覆常理,有長年散發迷人富饒朱光的紅倫敦、終年戰亂政權動盪蒼茫的白倫敦、貧瘠喧鬧的灰倫敦、死寂不見生機的黑倫敦,能自由穿行不同世界…

真正的魔法──哈利.波特的起源

文/管家琪;插畫/徐建國 當初喬安的父母希望她選修法語,是因為著眼於在大學畢業以後,如果想找一份雙語祕書或是翻譯的工作,學法語勢必要比學英語要更有機會。 喬安在大學畢業以後,曾經參加過一個文祕班,接受做一個祕書的訓練。這個文祕班,正是專門為了像喬安這樣能夠掌握兩門語言的人所開設的。 然而,經過一段時…

【讀墨熱門榜:這本是熱門話題!】Vol. 63:神明打工的便利商店和電影之外的真實人生

許多年前,當便利商店店員是打工族或社會新鮮人的第一份工作選項之一:要做很多雜務,學習到基本的商場應對和知識,領不算高的時薪,生活作息可能會被打亂。許多年後,便利商店的工作已經比從前複雜太多了,別說新鮮人了,連神明可能都得來打工。 是,別人眼中高來高去的傢伙,真實人生不見得如此,不信你聽聽《哈利波特》…

馬份對妙麗說的第一句話,很史萊哲林

文/湯姆.費爾頓;譯/王之瑜 當我的經紀人第一次要我試鏡一部名為《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的電影時,我不知道它的規模會和我以前做過的工作有什麼不同。在我看來,這又是另一部《寄居小奇兵》:一部相對高預算的電…

榮恩在片場有個很大──而且很貴──的問題,他會笑不停

文/湯姆.費爾頓;譯/王之瑜 在銀幕上,我和魯柏是死對頭。在銀幕外,我對這位紅髮忍者(Ginger Ninja)從過去到現在都只有愛。幾乎是不可能不愛他。打從一開始,他就時時刻刻是個超級搞笑的人。這位老兄寄了自己的錄影帶去試鏡徵選,最後拿到了榮恩的角色。錄影帶中,他用饒舌唱出這幾句不朽的台詞:「大家…

【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喔喔喔這很奇幻!

不是有超現實設定就叫奇幻(鬼故事也有超現實設定啊),不是有魔法就叫奇幻(有很多奇幻根本沒魔法啊),不是有穿越到異世界就叫奇幻(有不少奇幻故事場景很固定),也不是穿得很歐洲中世紀就叫奇幻(有些奇幻故事就發生在現代都市裡)──嗜讀奇幻的讀者一讀就覺得「喔喔喔這很奇幻」,沒那麼偏好這一味的讀者有時會覺得「…

【逗點學校】05:詩人胡家榮教你「在日常中磨練靈感」!

學習,沒有句點。逗點學校,上課了! 今天是哪一位老師來分享呢? 胡家榮:「假如寫作沒有靈感,要主動去把它抓出來、逼它出來。」 靈感派詩人最大的武器當然就是靈感,靈感泉湧不息時,寫作輕鬆美好。而靈感派詩人最大的弱點,就是靈感遲遲不來,等個一兩年也是常有的事,這時不免懷疑:你還敢說自己能寫詩嗎?靈感派詩…

【逗點學校】04:小說家劉芷妤教你「寫故事對抗現實殘酷」!

學習,沒有句點。逗點學校,上課了! 今天是哪一位老師來分享呢? 劉芷妤:「我媽常說我進了《納尼亞傳奇》的魔衣櫥,就再也沒回來過了!」 寫作曾經是劉芷妤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也是自我肯定的來源,直到拿不到獎、拿不到補助,甚至會被副刊退稿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也有不被認同的一天。原本以為不會再寫了,劉芷妤後來卻完…

那些因情節恐怖獵奇而流行通俗的故事,其實藏著沒人發現的內裡

文/臥斧 ※原刊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因故重讀H. G. 威爾斯(H. G. Wells)的《莫羅博士島》(The Island of Dr. Moreau)和《隱形人》(The Invisible Man)──說是重讀,自是因為先前讀過,年月過去已久,妙的是在這些年間一直有些其他作品…

編織的藝術:類型文學與女性主義──沈默X劉芷妤對談

文/林夢媧;攝影/李霈群 台灣創作環境的艱難,眾所皆知,而嚴肅文學與通俗大眾類型領域的對立,也是無解的問題。然而,二十一世紀以來,有不少創作者有志於跨界,破除兩者藩籬,並堅持走在類型小說深化的可能性上。本場講座,由甫出版《超能水滸》的沈默,以及原本從事奇幻小說創作、後來寫出《女神自助餐》的劉芷妤,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