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代的讀書方法不管用了,為什麼?

文/彭明輝 第一次閱讀期刊論文的人,往往會發現它們長得像天書,全部都是看不懂的術語,每一段都很難懂,甚至完全不知所云。和過去閱讀大學部教科書的經驗差異太大,很多成績優異的學生甚至會懷疑:到底是作者寫作能力太差,還是自己的理解能力真的有問題。 我曾指導過一個研究生,高中是名校數理資優班,大學是清大前三…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為什麼我們該擔心大學成為職業訓練所?

美國聖母大學哲學教授葛汀(Gary Gutting)是紐約時報的哲學時事專欄「石頭」(the stone)的作者之一,最近台灣引進了他的新書《哲學能做什麼?》(What philosophy can do?),實際演示哲學可以怎麼「用」在社會上。前一篇文章〈你的筆戰能突破「知識論的循環」嗎?〉介紹了…

虎爸虎媽與溺愛孩子的父母,其實出於相同的動機

文/威廉.德雷西維茲 家長們當然有理由害怕。社會流動停滯了,國際競爭環境變得越來越激烈,中產階級岌岌可危,想往中上階層攀登似乎變得更難。自二○○八年之後,未來似乎比以往更艱鉅,令人退卻,特別是對年輕人而言。越來越多人把大專以上的學歷視為絕對不可或缺,而且越是名校,越能幫你鍍金。如果你生活在一個勝者為…

【老貓出版偵查課】怎樣建立閱讀習慣

臉書上看到臉友發了一則他國小女兒的「智慧存款簿」(也就是閱讀紀錄表)照片,他提到幾個女兒填寫時的困難,最後發了一句感嘆: 我總覺得表格化的清單紀錄,不免隱藏某種「重數量不重質」的態度。 看到這則短文我忽然明白這幾年來,儘管教育部花費龐大的力氣、資源,在全國小學推動深根閱讀計畫,每年勞師動眾,但台灣的…

【陳培瑜睡醒活在繪本裡】先讀不談寫作的繪本,再談作文怎麼寫

大學考試結束的這陣子,《國語日報》上天天都有關於考試的新聞。平常很喜歡寫東寫西的小狗哥哥其實很不喜歡看到關於考試的新聞,他覺得一直討論考試方式的事情實在很無聊,他寧可多跟福爾摩斯相處一下,比較開心。但是某天放學後他一看到我就問:「為什麼我有好多同學在補習寫作文?要怎麼教啊?不會很奇怪嗎?我覺得我的同…

為何讀書變成一件壞事? 誰說青春就得耗在學校?──專訪小野談實驗教育

文/林宣瑋 小野是個擁有眾多頭銜的人,作家、編劇、助教、總經理、爺爺,近日來,因投身投身臺北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TMS),他又多了個校長的稱號。之所以踏上實驗教育的追尋之路,也是他體悟到:當前教育問題已在不得不改的關鍵時刻。 為何讀書變成一件壞事? 「我是聯考世代,在我們之前是關說年代。」從前只有高…

【果子離群索書】我曾在與不曾在的遠流(下)

麥田出版社成立之初,某一天唐諾看著同事名冊,低頭不語,忽焉嘆道,麥田員工連大學都沒畢業的占了幾分之幾多,「江山如此,麥田焉能不亡?」 這話當然是開玩笑的。麥田主力人馬多來自遠流,也承襲遠流唯才是用的精神,學歷不是首要條件。很早就聽說遠流企畫部某某某只有國中畢業,編輯部的誰誰誰大學沒念完,但都是一流人…

沒有大學文憑的日子 ──數學鴨蛋碰上英文鴨蛋

文/商業周刊提供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兩位「鴨蛋俱樂部」同學今天第一次相認。一位是國內最大雜誌集團執行長,一位是擁有二十年外商資歷的總經理,為何當年大學聯考分別在數學和英文抱鴨蛋? 商周集團執行長王文靜答(以下簡稱王):我十八歲數學考零分,以至於沒考上大學,這是笨?還是不努力?我後來才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