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記錄 【2019版權營】《82年生的金智英》風靡全球,韓國文學海外落地觀察 發表於 4 12 月, 2019 By 愛麗絲 Photo Credit: 光磊國際版權公司 2019年第七屆版權營,邀來世界各地的出版人,有的是將亞洲文學成功賣到全世界的版權代理,有的是買下好書的外國編輯,更不乏為知名影視公司尋找好故事的新銳書探。今年,以「從文字出發,朝世界邁進」為主題,聊聊彼此對書市的觀察。 《82 年生的金智英》風靡全球,韓國書市觀察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在德國幼稚園裡,穿搭這件事幾乎全由孩子自己決定 發表於 25 9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 莊琳君 如果衣服穿搭是大人自我形象的一種表達方式,對孩子也是同樣道理。 穿搭這件事,在德國幼兒園裡幾乎全憑孩子的自由意志決定。 孩子藉由嘗試瞭解自己的喜好與適合自己的衣服,逐步勾勒出自己感覺舒服的樣貌。 「不好意思!艾力克斯為了要穿什麼衣服來幼兒園,折騰了一早上,所以我們才遲到。我們不是沒給孩子選擇,但他偏偏就選了長袖泳衣,我怎麼可能讓他穿出門?」 「原以為 2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為什麼他可以?與幼稚園孩子討論「不公平」 發表於 24 9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 莊琳君 聽到幼兒園的孩子抱怨不公平時,家長的對應方式必須開放且誠懇,潦草敷衍的態度只會讓抱怨不公平的話語一再出現。 傾聽孩子的理由並引導他說出公平的觀點,就能巧妙閃躲過孩子的抱怨炸彈。 不少爸媽一開始送孩子去幼兒園的理由之一,不外乎是希望在家裡一向「唯我獨尊」的孩子,在幼兒園裡能在老師的引導下,漸漸學會團體生活的規範。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為什麼是媳婦待在這裡擔任照顧工作?」 發表於 29 8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吳品瑜 回德國之後最常遇到的問題是:「你是誰?」 基福會採取輪班制,每次來的人都不一樣,再加上家庭醫師、送餐人員、救護車人員、急診室裡來來去去的醫生、護士們,一天下來我總要反覆被詢問:「你是誰?」 「我是她的媳婦!」 角色,似乎是最容易的答案,相應的義務既包套處理,也有簡易的參照行為模式,更容易落入他人與社會的期待。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你婆婆生病跟你有什麼關係呢?」 發表於 26 8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吳品瑜 二○一四年三月,全家自旅居五年半的上海,搬遷至吉隆坡,從灰霾沉靄的料峭春寒,來到怡紅快綠的熱帶雨林。誰知道尚待在服務型公寓,努力找尋新住所的我們,在第三週的某個晚餐後與婆婆網路視訊時,得知她因食欲不振與下肢腫脹,隔天得緊急入院檢查。幾日之後,先生難過地說婆婆是膀胱癌末期,癌細胞早已擴散下腹腔與骨髓,推估至多只有三個月的生命,醫生認為沒有積極治療的必要,便讓婆婆自行回家。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自願放棄民主、擁抱獨裁,法國人曾刻意遺忘的維琪法國 發表於 14 8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HTO3 on Visual hunt / CC BY-SA 文/洪仕翰 二十世紀是個極端的年代,政治制度與意識形態的衝突以最激烈的方式在國與國之間上演。面對納粹德國和共產蘇聯等極權主義代表的挑戰,根基不穩的自由民主制度遭到重大挫敗。而在二十世紀上半葉、遭到極權主義挑戰的國度中,在一九四○年自願放棄七十年民主歷史的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特別值得二十一世紀的我們研究。 完整文章
國際風向 獨立出版社完勝!2019國際曼布克獎決選名單 發表於 7 5 月, 2019 By 陳慧敏 Photo Credit: Unsplash 編譯/陳慧敏 英文世界重量級的國際曼布克獎(the 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2019年4月9日公布今年決選的「短名單」。進入決選的六本書,只有一位男性作者,其他五位作者和六位譯者都是女性,獨立出版社是大贏家,大型出版社出局。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所以你們現在到底是什麼關係?」 發表於 2 5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郭書瑄 就台灣人的角度看來,歐美的約會模式有時讓人有種不確定感。這其實是由於台灣文化中對於「稱呼」或是「名分」的重視。 我和老公保羅究竟是幾時算是正式交往呢?回想起來,保羅從來沒說出我想像中的「妳願意做我女朋友嗎?」或是「和我在一起吧!」等等偶像劇中的告白台詞。 真實的情況是,就在我們約會過幾次後,某天保羅向旁人提到我時,順口說出了這樣的話:「我女朋友說過……」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書被竊取的目的非為榮譽感,也非純粹出於貪婪⋯⋯而是為了更令人不安的理由 發表於 29 4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ixabay 作者/安德斯.李戴爾(Anders Rydell) 譯者/王約 去年春天,搭機從柏林飛往伯明罕,帆布背包裡揣著一本橄欖綠小書。我不時打開背包去探查包在防震牛皮紙袋裡的這本書,好讓自己放心它還在。歷經了七十餘年後,它終於要返家了,歸還給它前主人的孫女。前主人曾經小心翼翼地將藏書票黏貼在扉頁上,並在書名頁上寫了他的名字:理查.寇伯克(Richard 完整文章
專訪 投稿給十五家出版社,十三家拒絕,另外兩家連回都沒回──專訪德國驚悚天王費策克 發表於 16 4 月, 2019 By 犁客 文/犁客 「我的第一本小說書稿,投給十五家出版社,其中十三家沒興趣;」費策克說,「另外兩家是根本沒回覆我。」 瑟巴斯提昂.費策克是德國的記者、電台製作人,也是暢銷的驚悚小說作家,2006年出版的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