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親職教育推廣人──陳其正 (醜爸) 「老師,現在我和孩子的關係已有很大進步,和伴侶的溝通也好多了。」 「讚啊!那和父母?我記得你說過也想面對和父母間的衝突。」 「再說吧!最近實在太累了。」 最熟悉的陌生人? 要說最熟悉我們、同時也和我們最陌生的人,大概就是父母吧!若非因過去恩怨糾纏,相信大多數人…
文/林徐達 某日下午,慢性精神病院裡有位病人疑似不假外出。全部的工作人員將院區內外仔細檢巡;有些人員則是前往院外尋找,詢問路邊管理砂石車進出的人員有無看見一位女性走路經過;在院區內尋找的工作人員則是將每間廁所、寢室、隱祕空間都巡過一輪。沒有任何地方有這位病人的蹤跡。 部分工作人員開始懷疑這位病人的功…
文/愛麗絲 「當時林耀盛老師拍著我說:『徐達啊,再過幾年我們也是老翁了喔。』」林徐達憶起恩師余德慧喪禮上,多年同儕聚首,看著電視上「五十歲老翁喝醉摔倒水溝裡」新聞彼此調侃。時光隨對話倒轉,回望自己鑽研人類學至博士學位、於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任教後,轉攻讀臨床心理學的學術道路。 「不要把我寫得像…
文/潔西卡.潘(Jessica Pan);譯/江莉芬 打從我滿三十歲,所有在倫敦的親近朋友就都搬走,生兒育女以及搬去別處生兒育女。對內向者而言,朋友的「質」通常比「量」還重要,友人大量移居別處後,我被獨留下來,而今一個朋友都沒有。我從沒想到要為預防「朋友旱災」做準備。 你長大後都去哪裡交朋友? 我是…
文/羅伯.狄保德;譯/張美惠 蛤蟆簡直等不及明天趕快來,讓他去接受諮商。他氣到差點跳起來。(他心想,蛤蟆的天性應該是在心情愉快時才跳起來才對。) 「等我告訴蒼鷺,」他自言自語地說:「他一定無法相信!老獾竟然不請自來,還要我放棄學校董事的職位。老獾最近最好不要再來,否則要他好看!我會讓他知道我的厲害!…
文/曾治淇 日本文學界直木賞的得獎作品《初戀》改編翻拍成了電影《沒說出口的殺人告白》,拜讀過原著且印象甚深的我,自然不會錯過映像化後的作品。而翻拍出來的故事,果然以更立體的方式衝擊著我的感官與心緒。 在我從事心理治療的工作經驗中,不時會遇見有割腕自殘行為的個案,而常見的自殘理由諸如:轉移注意力、釋放…
文/李荷妮;譯/袁育媗 我半信半疑地開始了第一次心理諮商。大概是美劇看太多,原本我想像的心理諮商是我躺在長沙發上,心理師和我一起探討我的小時候,透過諮商讓我發現自己沒察覺到的心靈創傷。我小心翼翼推開門,一位女心理師用燦爛的笑容迎接我,她看起來年紀跟我差不多或大一兩歲。我當時壓根兒沒想到我倆將開啟兩年…
文/曾治淇 台劇《四樓的天堂》上映前夕,我以心理師的身分應邀參加試映會。雖由於試片活動旨在供看倌試水溫淺嚐即止,因此我僅能搶先做了三集的觀眾,但也夠我賞心悅目讚嘆師父了。 《四樓》的主角之一即是我的同行──由謝盈萱所演繹的心理師,其實隨著心理治療的普及,心理治療師這角色已日漸頻繁地在台劇中展露頭角,…
文/李麗美 心理諮商(治療)此一活動由心理師和個案共同建構,但市面上的相關書籍,卻大都由較有社會話語權的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寫成。《你不需治療,只需說出口》是少見的由個案自述的一本書,也因此我認為它頗為珍貴。 相對於個案,心理師擁有專業知識、清晰頭腦,他們寫出來的書就像指南一樣,語氣肯定,條理分明,邏…
文/小云 人在一生當中,相處時間最長的對象是自己,按理來說,最瞭解自己的人應該就是自己,然而事實卻往往不是這樣,就像那句「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人們很容易困在自己的情緒裡,猶如牢籠內的囚犯般抓著鐵窗猛搖,以為自己走投無路,殊不知出口就在旁邊,轉個方向就能看到──只要你願意去看。 如此生動的比喻,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