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愛麗絲 「我就是比較癡心的讀者吧,閱讀過往幫助我度過很多人生低谷,如果能讓讀者和適合他的書相遇,那種命定的感覺真的很棒呀。」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宋怡慧臉龐泛起笑意,這也是她 2019 年撰寫《用書脫魯的一生閱讀術》、近期接續出版《用書打怪》的寫作初衷。《用書脫魯》以「撕下每個人身上的標籤」為主軸,…
文/翁玉玲 《原來數學這樣教更有效》是一本分享教學經驗的書,十二章裡包括教學方法、與學者或學生間的交流、各種理論、數學實例、個人心得與反省,以及大量的參考資料,內容豐富全面且具專業性。 正視「專家盲點」 書中提到師長的「專家盲點」很容易讓他們忽略學生學習上的困難,強調避開數學題目陳述中的干擾、找到重…
文/蘇明進;筆訪/愛麗絲 「從小我就不吵不鬧,身邊沒有零用錢,也不會叫爸媽幫我買東西。我不敢羨慕擁有這些高單價的物品,但有人拿這樣的事情取笑別人,真的很傷人。」人稱老ㄙㄨ老師的蘇明進,從小家境並不富裕,一次班上交換禮物時,竟被同學當面嫌棄帶來的禮物太爛。「當時覺得好憤怒,我不斷在心中吶喊:『為什麼會…
文/蘇明進;筆訪/愛麗絲 「我在家排行老二,上有哥哥、下有妹妹。哥哥妹妹長得漂亮又討喜,而我小時候長得胖胖的、呆呆的,個性孤僻,不愛與人互動,不喜歡說話。」似乎是許多排行老二者共同的成長經驗,蘇明進童年時期感覺自己常被偏心對待,「小時候總覺得自己被忽視,和這個家庭格格不入。」 蘇明進坦言,從小看著備…
文/愛麗絲 「哈哈,其實一開始沒有興趣耶,」談及何時對英文產生興趣,廖柏森略顯心虛。 廖柏森是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教授,他學習英文的起點,是就讀天主教國小四年級時修女領讀的英文課,「可是每堂課就只是跟著修女一起唸單字,唸完就下課了。」廖柏森直言當時教導的發音並不準確,「像apple、lion,這些…
文/喬治.湯普森、傑里.詹金斯;譯/舒靈 我在高中教的是英文,其中一班級是放牛班,沒人敢告訴我前一任老師曾被毆打流血後,還被丟進他的車裡,也不知道有一名女老師曾被抓著腳踝,倒吊在二樓窗外。 他們是高三生,卻跟大學完全沾不上邊。我以為他們會喜歡真實人生的故事,所以我給每位學生一本關於人類與戰爭的書《…
文/沈載源 前往小島準備與芬蘭家庭共度暑假的路上,我想起剛抵達芬蘭時,在機場拖著超多行李搭乘特斯拉計程車的回憶。由於是電動車款,所以引擎箱也可以放置行李,就連導航螢幕也比iPad大,讓我對芬蘭留下了「高科技國家」的印象。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不論在家還是在公共場所,幾乎都看不到有任何小孩在低頭看手機。…
文/閱樂書店林哲安 身處在這個變動太快的世界,我們都需要一點點身、心、靈上的慰藉。而要去何處追尋這樣療癒的體驗?其實,身體原生的感官機制,足以能給予最簡單、直接的答覆。 詩人許悔之曾於〈香氣〉這篇小短文中,細數他幾次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嗅香」經驗。並讚許香氣對於身心不適的調整功能。他於文中直言:…
文/賴儀婷 總覺得自己還不夠。 對於一條未知的音樂道路,究竟能走多遠,我的內心一直有無限的徬徨。在經營平台和樂器教學慢慢步入軌道以後,我開始想辦法要讓寫歌和教課以外的空閒時間,有事情可以做。 當時在救國團認識的大哥,寄給我「青年史懷哲計畫」的申請資料,那是一個鼓勵年輕人關懷弱勢、社會服務的招募計畫,…
我們從來沒有問過自己:你喜歡學習嗎?學習能讓你快樂嗎?除了成績和文憑,學習讓我獲得了什麼? 現有的教育體制,讓家長、學生以及老師承載著莫大的壓力與焦慮。作者以自身經驗和省思,提供一種思維模式讓家長、學生及老師皆釋然輕鬆!讓學習回到學生本身,並提供實用簡單的學習方式、健康適當的心態。讓孩子贏回自己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