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劍的光應該是什麼顏色?

文/保羅.赫希;譯/李斯毅 《星際大戰》 光劍的光應該是什麼顏色? 「班的洞穴」是介紹光劍登場的一場戲,我對光劍的特效感到驚訝,同時也被深深迷住。開啟光劍的方式十分簡單:只要按一下把手,光劍就會伸出來。這時演員會定住不動,道具組的工作人員就跑進鏡頭中,將演員手中的把手換成劍身完整的光劍,然後再跑開。…

小說最重要是好看──《文訊》「21世紀台灣大眾文學代表作家」講座側記

文/犁客 《文訊》雜誌2022年10月號,刊出與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合辦、名為「舉重若輕的類型宇宙──21世紀台灣大眾文學代表作家」的專輯企劃,列出經專家票選選出的「台灣大眾文學作家」前五十名名單,以及前二十名的簡介,並在2022年10月7日,邀請名列前十名當中的張國立、平路、陳雪與瀟湘…

【一週E書】我是個熱衷追劇不忘工作運氣衰毛的殺人機器人

文/犁客 有的時候,一個詞會慢慢轉變原有的意義。例如「厭世」。 原先這倆字就有「討厭俗世」的意思,所以表示想要遠離塵囂──例如去山裡隱居,不是去死。再者它也有「離開俗世」的意思,也就是去世──但指的就是死亡,不是想死。再來有個曾經在古早小說裡會看到的用法,是「出醜」的意思──但這用法現在幾乎沒人用了…

【一週E書】閱讀這書,就是經歷一趟「英雄旅程」

文/犁客 這是一本奇妙的書。 單就主題或內容而言,這是一本學者研究世界各民族的神話及宗教故事之後的整理報告,這位學者行文語調輕緩平實,所以這書不像想像中的「論文」那麼難懂,但因為內容包括分析論述,所以這書也不像坐在大樹下聽村裡阿公講古那麼輕鬆。 好吧。雖然不難讀,但畢竟是「神話研究」,想來不是人人會…

【故事工廠的戲裡戲外】李運慶:可恨渣男,必有可憐之處

文/陳心怡 採訪李運慶之前,有點焦慮。 google了他的資料,前幾頁都是緋聞;雖然維基百科上洋洋灑灑列了一長串入行十多年的作品,橫跨電視、電影、MV、主持、廣告,但得老實說,我找不到切入點;第一次演出舞台劇《明晚,空中見》,雖然是女主角的情人,偏偏這是母女兩人為主的劇,他戲份也不多。怎麼辦? 採訪…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幹嘛要孝順啊?

亞洲的家庭觀念比歐美濃厚,在台灣,從幫忙做家事、照顧父母,到選擇父母期待的學業、事業和伴侶,我們很容易同意小孩對父母負有各種責任。 然而,這些責任有恰當的基礎嗎?若僅僅依靠「他是你父母」這個事實,能推論出多少責任和義務?瑞士哲學家布萊許(Barbara Bleisch)在《為什麼我們不欠父母?》這本…

如果這些外星人想要毀滅我們,為什麼要等四十年才發動攻擊?

文╱Ernest Cline(恩斯特.克萊恩)   我盯著教室窗外,白日夢中進行冒險時瞄到了那個飛碟。 我眨了眨眼再望過去一次──它還在。閃亮的鉻黃色碟子在空中畫出Z字形軌跡,而我的視線拚了命地隨它連續拐彎,拐的速度愈來愈快,角度奇險,若有人類在上頭,肯定會被甩成人乾。飛碟奔向遠方地平線,…

要理解那隻能自己行動的摺紙老虎代表什麼意義,你得學會將它開展、直視內裡

文/臥斧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幾年前有回某文壇前輩同俺閒談之際提到「小說拿掉故事之後,還剩什麼?」──會提到這事,大抵是因聊到關於「文學」的看法,前輩的說法,大概的意思是以小說這種文學形式而言,當中屬於文學的藝術成分,來自「故事」之外的種種,某方面看自然與故事本身相關,但某方面看也…

【故事工廠的戲裡戲外】口技、beatbox、懸疑、喜劇──專訪《變聲偵探》黃彥霖X錢君銜

文/陳心怡 《變聲偵探》是故事工廠第六回作品,以口技演出有懸疑色彩的喜劇。我們對舞台劇與口技並不陌生,但這兩個元素加在一塊兒,可就是罕見的表演藝術形式;《變聲偵探》製作規模看似小戲,只有錢君銜、錢君仲、陳大天與郭耀仁四名演員,兩兩搭成一組(一聲一演),但背後需要摸索的創造空間卻很驚人。若用「創舉」來…

天行者路克是個自由鬥士,還是個被洗腦的恐怖小屁孩?

文/臥斧原載於【臥斧.累漬物】,經作者同意轉載 剛收到《原力思辨:哈佛法學教授用星際大戰解析生命中重要的事》(The World According to Star Wars)稿子時,直覺這書有點麻煩。 倒不是書不好讀。相反的,這書十分有趣,篇幅不長、節奏暢快、行文輕鬆,而且談到的面向比想像到的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