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夏LaLa 【閱讀夏LaLa】「時不時就擔心家人出門會出事,這種恐懼好強烈!」|祕密儲藏室08 發表於 17 12 月, 2021 By 閱讀 夏LaLa Photo Credit: Unsplash 祕密儲藏室檔案#8 登錄者:Emily(35歲)台中 完整文章
華文市場 【一週E書】像某種辭典,也像某種表演 發表於 3 11 月, 2021 By 犁客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犁客 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是從一無所知當中先慢慢熟悉某些物事、在腦中歸納出它們的共同點,連結起它們和我們的關係,再把它們和其他未知放在一起,比較出異同,從已知的那些去推斷未知的那些對我們有利?對我們有害?對我們有什麼用?和我們有什麼關係?⋯⋯諸如此類。 完整文章
專訪 小說的迷人之處在於,永遠保持對未知世界的熱情與好奇心——專訪《我們幹過的蠢事》作者賀景濱 發表於 15 12 月, 2020 By 愛麗絲 文/愛麗絲 「從有小說開始,探究的大抵離不開命運與自由意志的對抗,」賀景濱出版作品不多,卻總在書寫故事之外,探討更巨大、抽象的命題。出版上一本著作《去年在阿魯吧》已是近十年前的事,賀景濱的小說新作《我們幹過的蠢事》裡,探究的是撰寫前作時迴盪心中的提問。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她選擇知道自己的死期,真正知道是哪一天,不是能減少未知的恐怖感嗎? 發表於 28 12 月, 2017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sophie.ladou 文/海倫‧菲利浦斯;譯/謝佩妏 四月十七日。得知二○四三年四月十七日這個日期之前,我已經度過三十一次四月十七日。每年日曆翻頁,就會跟自己的死期錯身而過,知道這樣的錯身已經重複過那麼多次,不覺得心驚膽跳嗎?所以稍微拿掉它的神祕感,真正知道是哪一天,不讓每一天都背負著可能就是自己死期的沉重負擔,不是能減少那種恐怖感嗎? 我不知道問題的答案。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問對問題不容易!哈佛教育學院院長提出的5+1個人生重要問題 發表於 18 6 月, 2017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Readmoo 文/詹姆斯.萊恩 2016年春季,眼看著畢業典禮一天一天逼近,我的朋友、同事開始問我,今年的演講打算講什麼?有一段時間,我只是反射性回答:「這真是個好問題!」我心裡明白,這根本不算答案。後來,我突然想到,這樣的答案也許不好,但是「好問題」這個主題,或許是畢業典禮演講的好題目,尤其是我這輩子對這個主題非常著迷。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讀者舉手】如果等待無法避免──我讀貝克特的《等待果陀》 發表於 19 10 月, 2015 By 讀者投稿 文/Miffy 《等待果陀》是 1969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山繆‧貝克特的代表作。劇中荒謬的劇情、重複無意義的動作、文字遊戲式的對白、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扁平化,都是荒謬劇的特點。《等待果陀》呈現出人類面對空虛無望處境時的無奈和恐懼,一種無處可逃和迷失的感受。貝克特也形容這部作品叫兩幕悲喜劇,人物可笑無厘頭的舉止行為和漫長沒有結果的等待,是構成悲喜劇的理由。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