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貌、能力出眾,或放蕩不羈的女孩,將被「發行」成為高級妓女

文/阿蘭.柯爾本;譯/謝珮琪 我們將首先試著辨識交際花有哪些共同點。她們幾乎全部都是「不順從的妓女」,儘管如前文所見,某些登記為公娼的妓女有時能成功發展事業,但交際花無論出身和背景如何,都很少被警方追究;如果她被員警找麻煩,她所周旋的男性將會保護她,迅速解決她的麻煩。 不管是住在公寓裡(這是最常見的…

「我將會不擇手段地達成裁員目標,不管員工是從門口走出去,還是從窗戶跳下去。」

文/詹志輝 「一名非洲人父親衝上我們泥屋露臺的台階,把他女兒的一對小手小腳放置在地。而這對手腳的主人,目測不超過五歲。」 ──約翰.霍比斯.哈里斯(John Hobbis Harris)1 1904 年,英國外交官羅傑.凱斯門特爵士(Roger Casement)遞交一份關於剛果的調查報告給英國政府…

【試讀活動】預約分享心得,《接納》新書搶先看

我曾擁有過這樣的手足,這喜悅比失去他的悲傷還要強大。 ★榮獲2021法國費米娜文學獎 ★榮獲2021龔固爾文學獎 這是誕生在這個家的第三個孩子。 褐髮、白白胖胖,大大的眼睛眨呀眨,在備受期待與關愛的環境下降臨這世界。但是,隨著年歲成長,他的眼神似乎異常空洞,飄忽而不聚焦;他會笑、會皺眉,四肢卻癱瘓不…

雖然英國是足球發源地,但說到世界盃,絕對是法國人的傑作

文/石明謹 歐洲許多王國,都會使用動物做為標記,以顯示國力的強大,例如英格蘭使用的獅子,或是德國的聯邦之鷹,無一不是用來彰顯自身的威猛,法國是少數使用花朵做為徽章的國家,早在十二世紀,鳶尾花就成為王室旗幟、盔甲、硬幣等物品上的重要紋章,鳶尾花象徵著光明和自由,在法國大革命初期,一度因為要推翻君權,鳶…

在法國吃過東西的人會知道,「法國悖論」其實很合理

文/卡洛琳.史提爾;譯/周沛郁 數百萬的人都身處於致胖的世界,那為什麼不是所有人都變胖呢?一部分是因為我們在安樂鄉的世界活得很好的能力,就像我們快樂的能力一樣,人人不同。我們有些人對食物就是比較有興趣。雖然有些人(老實說我就是)位在光譜的來者不拒那一頭,有些人卻對食物太沒興趣,甚至忘了吃東西。差異多…

哥哥路易十四是母后的太陽,他卻是母后的⋯⋯小女孩?

文/神奇海獅 你聽過這個名字嗎:奧爾良公爵菲利普(Philippe d’Orléans)? 沒聽過其實是很正常的。無論多明亮的人,在太陽旁邊都會顯得黯淡無光。在十七世紀的法國,這個人的地位僅次於國王,也是王位繼承者的第二順位;但他從小卻被當成女孩養大,重病在床時,母親更未在一旁照看,他只…

大疫之年,歐洲多國書市迎來成長

編譯/愛麗絲 大疫之年,不少歐洲讀者們似乎視閱讀為出口,2021 年歐洲多國書市銷售多有所成長。 根據 Nielsen BookScan 統計,儘管 2021 年初,英國各地書店因疫情關閉三個多月,英國書市仍在犯罪小說、科幻、奇幻、羅曼史和個人成長類書籍的旺盛需求推動下,迎來成長。2021 年銷售額…

烏托邦是以溝通取代衝突的世界——專訪《螞蟻》作者貝納・維貝

筆訪/愛麗絲 螞蟻文明早於人類一億年前,螞蟻有最精密複雜的武器,是專業分工的嚴密組織,其城邦及戰爭之發達,人類至今望塵莫及。 法國作家貝納・維貝的生態科幻預言小說「螞蟻三部曲」首部曲《螞蟻》,在三十年後重譯出版,以人與螞蟻的雙敘事線展開,筆下描述的是我們生活周遭的世界,卻也讓人屏棄過去思考方式,開展…

看哪國不順眼,就用對方名字創造壞話的「英式作風」

文/馬克・福賽斯;譯/廖亭雲 英語世界的偏見深深烙印在英文這個語言當中。 現今荷蘭人帶給人無害的印象,甚至可以說是迷人,但以前可不是這麼一回事。荷蘭人曾是海上強權,貿易勢力從英國橫跨到北海,所以荷蘭和英國自然會在海上勢不兩立。即便兩國之間沒有直接開戰,英國還是會發明一些沒禮貌的說法來拐個彎抨擊敵國。…

「首先,要讓大家都能借用廁所!」——專訪四月店長張亦絢

文/愛麗絲 「我最喜歡的法文單字是 Nuancer,」張亦絢若有所思,該字「將微小差異加以細緻化」的意味很難精準翻譯,似乎更適合親身體驗。 「細分很重要,不概括化、不以偏概全、不武斷,抓住所有事情的細微差別是很珍貴的,但該模糊的也要模糊,」不簡化,接受複雜性,是張亦絢留學感受到法國文化的特殊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