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讓劇毒芋螺咬一口,就有機會恢復健康(但可能會死),你敢不敢?如果你的妻子擁有魔力,可以讀取任何觸碰到的生物的記憶,你敢跟她牽手嗎?如此腦洞大開的故事,不是只有賣設定,而是讓你看見真實的人性! 本集的《閱讀夏LaLa》,夏宇童、陳夏民陪你一起討論這些故事,深刻討論人性,你將發現:無知可能也是一種幸…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黑雨就是黑雨,誤會就是誤會,卑微就是卑微。」 這句話是《黑雨》主人公閑間重松在本書開篇沒多久的情節中,一時氣憤難平心裡的嘀咕。 他的氣憤來自於到底要不要接受妻子的意見,掩藏外甥女矢須子「其實曾淋到黑雨」的事實。妻子擔心儘管矢須子當下毫無原爆症狀,但若是…
「X是什麼?能吃嗎?」是我輩流行成句,大約十年前使用可以彰顯年輕。這成句一般用來表示某東西在受眾知識之外,或者用來引介自己接下來要討論的東西。 無知有不同程度可言,這程度可以從你怎麼問問題看出來。「根號二是無理數嗎?」顯示你對根號二的了解比不上理想上的高中生(即使已經勝過我),但你好歹知道根號二是個…
討人厭的說教我們都遇過,師長、上司,或者不認識但年紀比你大的人,用他比你懂的態度告訴你他覺得你應該要知道的事,當中不時穿插對自己的吹捧。說教者通常不致力於讓你真的理解他的說法,也不會接受你講道理的質疑或反駁,似乎說教最終是為了自己而不是對方。 我曾經在臉書蒐集大家遭到「男性說教」(mansplain…
我們每天都會用馬桶吧?也會拉拉鍊幾十次吧?那麼請問,用了馬桶後沖水或拉錬的運作原理是啥? 或許有些人真以為自己知道馬桶和拉鍊的運作方式,那麼請拿張紙出來,把馬桶或拉鍊的設計圖畫出來,再上網找真正的設計圖,看看差了多少──可能不少人會發現沒那麼簡單。這是真實的心理學實驗,就像草包政客其實不懂自經區一樣…
文/犁客 距離去年底公投的時間,眼看已經過去一季,最近行政院頒布的《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草案,再度讓大家回憶起公投前後的種種奇妙。 大家或許記得,在公投之前,反對同志的幾個團體(通稱為「萌萌」們)發揮了幾乎沒有極限的想像力,把許多自己的奇想黏貼到同志身上。 這些奇想當中,有些項目真正的麻…
人人都該有投票權,過去黑人和女人不能投票,那是因為過去我們錯了。在現代,全民民主理所當然到你不會意識到它的存在。然而,在《反民主》裡,哲學家布倫南(Jason Brennan)主張這種看法才是錯的,而且它會讓民主更糟。你有理由看看布倫南的說法,因為如果他是對的,我們麻煩就大了。 布倫南認為全民民主不…
文/湯姆.尼可斯;譯/鄭煥昇 無知在美國是一門邪教,而且源遠流長。 反智像一道綿延不絕的線,蜿蜒貫穿著我們生活中的政治與文化面, 至於滋養著這條線的謬誤觀念,則是: 民主就等於「我再無知,也可以跟博學的你平起平坐」。 ──艾西莫夫(Isaac Asimov) 專業之死,不只是對於現存知識體系的排…
文╱史蒂芬.斯洛曼、菲力浦.芬恩巴赫;譯╱林步昇 許多事物的本質都很複雜,即使外表簡單也不例外。若告訴你現代車款、電腦或飛航管制系統十分複雜,你想必不會感到意外。那馬桶呢? 有些東西是奢侈品,有些東西著重實用性,有些東西則實屬必要,也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沖水馬桶就屬於此類。你需要上廁所時,通常都已十…
文/馮勃翰(臺灣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破解「獨立思考」的迷思 傳統上,我們總認為「獨立思考」是一件好事。如果你上網搜尋這四個字,可以找到一籮筐的文章在教人如何獨立思考。但是,斯洛曼和芬恩巴赫兩位認知科學專家想要告訴你:人,其實無法「獨立」思考! 為了闡述這個論點,本書從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出發:為什麼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