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紫吟 《李智雅姊姊,現在終於能說了》是南韓小說家崔眞英的作品,儘管篇幅不長卻詳細記述了性犯罪受害人李智雅的心境變化以及與他人的互動。對於旁觀者而言,一宗性犯罪或許只是一個事件,時間軸因此能清楚的切割成事發前與事發後;但對於受害人而言,性犯罪的發生實際上是扭曲了原本應筆直前行的時間軸,在一天之內…
文/金智恩;譯/簡郁璇 「我太痛苦了,才對員工做出羞愧的行為,對不起。」 「總統之路太艱辛了,是我的位置太辛苦,而我太孤獨了。」 「抱歉對年紀輕輕的妳做了這種事,以後絕對不會再犯。」 「妳是隨行祕書,就諒解我一下吧。」 「妳是我的影子,拜託妳守護我到最後。」 「拜託妳保密。」安熙正每次性侵後就會立即…
文/金智恩;譯/簡郁璇 「我是安熙正的祕書金智恩,過去多次遭到安熙正性侵。」 二○一八年三月五日,我在活著的權力面前說出「真相」前,我一直在恐懼中顫抖。下屆總統有力候選人、是未來的掌權者安熙正,其影響力是現在進行式,他的力量難以估量。他不但是下屆總統民調第一名,還曾參與學運、具有三八六世代6的優勢。…
讀書一直是個私己的活動。有人說這是因為讀書(尤其是小說)就像自己進入另一個世界,但看電影聽音樂也是呀(不是夢的世界哦);有人說這是因為讀書的時候大家都很安靜不會彼此對話,但那只是因為你運氣好(有些人讀書的反應可大了,再說,看電影時也不該彼此對話啊)。其實,真正就算是一群人在同一個房間裡讀同一本書,每…
文/陳紫吟 《紐約時報》記者茱蒂(Jodi Kantor)和梅根(Megan Twohey)於2017年揭發前好萊塢知名製作人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的性犯罪惡行,調查期間,她們努力爭取案件中受害女性的信任,同時也努力在「探究與揭露事實」和「避免造成受害人二度傷害」間求取平衡。在此…
生活經常會有社交壓力,尤其出社會後,為了和同事、上司與下屬聯繫感情維持關係,難免需要社交應酬。以女性舉例,女性在團體中是藉由安全感定位自己,透過揣摩自己扮演的角色,來拿捏在這樣的環境下應該如何進退應對,應該要笑笑地接受被開玩笑呢,還是要安靜結束這回合?被物化討論的時候怎樣的回應才算得體?看到這邊感覺…
文/陳紫吟 南韓性教育專家孫京伊出版《兒子,你鎖房門在幹嘛?》這本談論兒子的性教育書籍之後,接著出版《世界很亂,你得和女兒談談性》,給予詢問「女兒是否就不需要性教育?」的人一個正面回答,這兩本書的中譯版也在去年和今年相繼問世。 單看書名,有不少人質疑性教育是否真的需要區分性別、因材施教?教育者或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