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讓人益智、怡情、修信——十月店長陳建仁與閱讀常伴左右

文/愛麗絲 *此集專訪共兩篇,上篇👉🏻「無代無誌(BÔ-TĀI-BÔ-TSÌ)是按怎(SĪ-ÁN-TSUÁNN)跟我提史懷哲傳記啦!」——科學與信仰並重,十月店長陳建仁的閱讀 我一生中,父親教導我做人的道理 談及擔任公僕,陳建仁父親陳新安曾任高雄縣長,更是白派大老,自然曾希望兒子克紹箕裘,但陳建仁學…

「無代無誌(bô-tāi-bô-tsì)是按怎(sī-án-tsuánn)跟我提史懷哲傳記啦!」——科學與信仰並重,十月店長陳建仁的閱讀

文/愛麗絲 「上幼稚園第一天,我回家就跟爸媽說,都搶不到玩具不好玩、不上了!」陳建仁笑稱自己是「幼稚園的逃學生」,這卻讓他在六歲前擁有大把時光,閱讀家中藏書。 陳建仁出生於高雄旗山,後因父親工作,舉家輾轉遷往台北農林廳、高雄縣長官邸,「我們家什麼都沒有,書最多」因父親藏書眾多,陳建仁憶起每回搬家,最…

5/22【大師思想系列講座】存有的光環:存在現象學家馬賽爾的希望哲學

人生的旅程,處處充滿艱辛、危機,除了孤獨與絕望,有時還要面臨同伴的離去,有時還會迷失方向,掉入陷阱,甚至精疲力竭,萌生放棄前行的意志。緣此,人生真的有希望嗎?如何度過生命的黑暗?如何超越自我的侷限?如何找到生命的光?最重要的是如何開顯生命的整全?如何回返心靈的故鄉? 與海德格一樣,馬賽爾為存在現象學…

10/27【中西文化對談系列 免費講座】輪迴、神識、罪懺:從宗教學角度解碼電影《與神同行》

《與神同行》系列電影,成為流行,應該是當今文化現象,值得留心與關照的一大主題!綜觀當代全球化,文化衝突下,各種思想與文化相互衝擊的情境下,世俗的力量崛起,取代了神聖、菁英的文化的時代,突然間,又重新回到了神學殊勝的主題關注,這樣的文化轉變現象,可說是非常特別的文化「返祖」,與思想回歸的現象! 從宗教…

6/9【大師思想系列 免費講座】妄想、忍辱、澄明:從事件神學解構電影《抹大拉的馬利亞》

抹大拉的馬利亞乃是聖經中最引發議論的人物!聖經中有關她的描寫;混雜著聖潔與不淨、救贖與墮落,可說是一個如謎一般,在聖徒中與耶穌最親密,又最難以理解的人物?然而,究言之,她又是那位親眼目睹耶穌的受難與救贖行動,最如實的見證者。她是第一位見證耶穌死而復活者。她也是眾門徒中,為女人向耶穌求法,為女人發聲,…

08/05【大師思想系列 免費講座】背叛或皈依的兩難:遠藤周作電影〈沉默〉中的神學辯證

文學不等同於神學!文學作品自然不同於宗教宣傳!然而,文學作品與宗教宣傳,期間最大的差別又在哪兒?對於這個問題,遠藤周作的電影〈沉默〉可能提供人們最佳的範例與解答! 解讀〈沉默〉,自然會讓我們聯想到葛林!英國的諾貝爾文學獎遺珠葛林,他的代表名作〈權力與榮耀〉,故事是描寫一個酗酒、通姦還有私生女的傳教士…

看到別人的生命展現,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專訪蘇絢慧

「從大二到大四,我不斷投稿媒體與刊物,大多數是教會相關的媒體,」蘇絢慧說,「我一直想討論的是:教會究竟如何在社會中實踐關懷?」 蘇絢慧認為自己十九歲時考進神學院,是人生的重要決定之一。「我唸的是社工,不過在神學院裡,神學、哲學、人文學科等等都要讀,授課的老師也會提到自己參與協助雛妓、精神障礙者的經驗…

04/15【貞明讀書會 大成系列講座】困境、創傷、與治療:從易學解構電影<分裂>的神學與美學意識

從〈靈異第六感〉到〈分裂〉導演奈沙馬蘭再再地探索心理學精神分析中的創傷、治療的主題!令人矚目的是,這似乎是他作品中內在最不可忽視的重點! 〈靈異第六感〉中,負責又具愛心的心理醫師,終生兢兢業業,竭盡心力的為患者解決痛苦,幫助他們擺脫他們的生命困境!不幸,卻因為一時的疏忽,在一次不可避免的緣故而轉介個…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你知道「世界為什麼存在」嗎?

如果你考上哲學系,進到大一,大部分的系所應該會為你準備至少這些必修課: 哲學概論 邏輯 哲學史 倫理學 知識論 形上學 這些課程之所以是必修,是因為它們身為許多進階哲學專題的基礎,提供了常見且必要的先備知識和初階訓練。這些基礎課程當中的一些,即使是沒有唸過哲學的人,看課名大概也能對內容猜出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