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秒讀 我們都不完美,也不須完美,正因我們都脆弱,所以需要彼此 發表於 1 12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exels 文/蘇絢慧 當每個人只關注自己時,這便是孤寂世代的來臨。 就算身邊有人,也對我們失去意義,既不想了解,也不想連結,每個人所謂的世界,就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而已。這樣的世界,只是成了一座座不相干的孤島,雖然是群體生物,也不再感受到和群體的關連和相處的價値。 沒有人可以一直是強者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裝忙、瞎忙、在社群流連忘返,可能因為你已經不堪負荷⋯⋯ 發表於 1 12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exels 文/蘇絢慧 自動化放空,感受不到自己 通常這樣的時刻,很多人為了逃避孤寂感,會讓自己窮忙瞎忙或裝忙,參加很多活動或課程,或不斷上社群平台收發訊息,但這都屬於淺層社交,無法建立實質社會關係與親密感。就算現代人有網路通訊的方式,好像讓彼此連結更快速更緊密,但文不對題、話不投機、片面誤解訊息等等狀況,往往都是更加惡化人際疏離的問題。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讀者舉手】愛情的懸案,總如多重版本的平行時空 發表於 14 8 月, 2018 By 讀者投稿 Photo Credit: Pakutaso 文/紀昭君 母親節讀來最有感的,莫過於皇冠文化集團發行人平雲先生為其母林婉珍女士所發行的《往事浮光》。沉默五十年後的首度發聲,情感真摯,林婉珍文如其人地質樸自述個人生命的輾轉流離,特別是情感歷劫,情之歸處不知向誰的天問,最扣人心弦。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張狂的優越,來自內心尚未安頓的自卑──《藍色茉莉》 發表於 3 8 月, 2017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Youtube 文/蘇絢慧 人自小就會經歷到外來的否定和藐視、嘲笑和羞辱。越小的時候經歷,越會對我們的生命造成不可彌補和修復的傷害,其中最大也影響深遠的傷害,就是成為我們內心對自己感到「自卑」的心態。 完整文章
專訪 看到別人的生命展現,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專訪蘇絢慧 發表於 27 7 月, 2017 By 犁客 Photo Credit: 蘇絢慧隨想文字空間 「從大二到大四,我不斷投稿媒體與刊物,大多數是教會相關的媒體,」蘇絢慧說,「我一直想討論的是:教會究竟如何在社會中實踐關懷?」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因為你被如此對待,讓你以為情緒是惹禍的東西 發表於 8 6 月, 2017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蘇絢慧 記得嗎?你小時候在家,除了要乖、要聽話、不要吵的要求和命令外,事實上,你不被允許是你自己。你鮮少被關心,很少被傾聽,大人總是有許多期待在你身上,卻從來不認識真正的你。 每一天,沒有多少陪伴,也不了解你內在的想法和感受是什麼。 不論你表達什麼,好的感受、壞的感受,都不被允許,總是有人對你的表達加以糾正,甚至訓誡你,小孩怎麼會有那麼多意見?那麼吵?有那麼多話要說?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你害怕與別人劃出界線,因為不願讓對方遭遇和你一樣的傷 發表於 6 6 月, 2017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蘇絢慧 很小的時候,我們不被允許在自己與別人之間劃出「界線」。 還是嬰兒時,我們需要安全感及信任感,卻必須忍受隨意被碰觸,任人抱來抱去,一旦表達出不舒服,周圍的大人會說:「你真難搞。」「真難帶!」「真不乖!」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陪伴,是一種承接住對方狀態的過程,但也須為彼此設下界線 發表於 28 12 月, 2016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graphicstock 文/蘇絢慧 陪伴,是一種承接住對方狀態的過程,讓對方感受到自己並非獨自一人,而是有人安穩、沉靜的陪在身旁。 陪伴,是一種情緒共振的狀態,若你投入心力專注的陪伴一個人,你是不可能不消耗情緒能量的。 陪伴,絕對不是無所事事的待在另一人身旁。陪伴,是一種承接住對方狀態的過程,讓對方感受到自己並非獨自一人,而是有人安穩、沉靜的陪在身旁。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失落的痛苦太過駭人,於是我們讓自己假裝一切如常 發表於 18 12 月, 2016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bossfight 文/蘇絢慧 清雲向我提到他有多麼不能允許自己去感受失去妻子的悲傷。妻子的告別式上,他盡責的招呼每個來參加的親友,他怕怠慢客人,勤於招呼、帶座位,把禮數做到。在他的感覺裡,那場告別式是別人家的,不是他妻子的,他像是來幫忙的。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在一起只剩下習慣 ──你不敢承認的「那不是愛」 發表於 24 10 月, 2016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文/蘇絢慧 你早已心知肚明,這一段關係早猶如一灘死水。沒有活力,沒有交集,各自在不同的世界裡。有的只是消耗、爭執,及明著來暗著去的攻擊。 但因為習慣依賴,或因為恐懼孤單、恐懼面對未知,你們都騙了自己,這段關係還沒壞到無可救藥。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