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異是藩籬,也是搭建橋樑的起點——【2021 國際出版暨版權經紀專業論壇】《亞洲故事如何敲開歐洲市場大門》側記

文/愛麗絲 2021 年國際出版暨版權經紀專業論壇中,邀集最多國外講師的一場座談,由簡單出版董事長特助蘇欣主持,讓巴黎 Anna Jarota Agency 版權總監 Celia Long、 Van Lear Agency 資深版權代理 Julia Demchenko、荷蘭 Marianne Sch…

十六歲的奇幻啟航,辨清世界的殘酷野兔物語──專訪譚光磊

記錄整理/洪啟軒 譚光磊曾慧眼引入《追風箏的孩子》、《風之影》等暢銷好書,2008年起更創辦「光磊國際版權」,除了專營外文書目的翻譯授權,同時也致力於中文書的國際授權。2011年將《複眼人》成功推向國際。 2015年出版的《單車失竊記》更是一舉入圍有「諾貝爾文學獎風向球」之稱的「曼布克國際獎」,成為…

但願父親明白,他的一生沒有白費——專訪《卡西與他們的瓦斯店》作者郝妮爾

文/愛麗絲 「我很喜歡官藤宮九郎,那時就很想去《小海女》的故鄉旅行,」郝妮爾談及最初學日文的動機,除了報考政大台文所的研究需求外,還來自一次前往《小海女》故鄉——久慈市小袖海岸旅行,她理所當然地以英文詢問當地人問題,「後來我才發現,認定別人會説非對方母語的語言,其實是很失禮的一件事。」於是,郝妮爾學…

【創作者讀字母會】獨身國──讀《字母會C獨身》時想到的二三事

文/林蔚昀 開始讀《字母會C獨身》,是在某一天的凌晨兩三點。夜深但不人靜,我一邊等電腦的系統更新,一邊做家事。 有一個月了吧,我常在深夜煮飯、洗碗、打掃。這樣,隔天的白日會過得有餘裕。有了餘裕,家庭生活就少點衝突、糾紛、眼淚和尖叫。 當然是要犧牲睡眠的。長久以來,我一天只睡四個小時,隨著工作愈來愈忙…

【2017版權營】想把一本書推薦給讀者,對書本的愛與銷售數字,缺一不可

文/暮琳 2017出版經紀及版權人才研習營第一部分的課程由亞洲與臺灣的書籍市場和推廣經驗談打頭陣。接續而來的分享則由來自德國、法國、義大利與美國的書市情報接棒。來自各國的講師除了分享書籍市場在各自國家的現況外,也帶來許多於對外商談版權時十分有助益的建議,讓想將臺灣作品推向國際舞台的出版業者得以往更有…

【楊勝博上街讀小說】不同領域創作者進入同一世界,合力升級!

伍薰《3.5強迫升級》建構了只需無線網路、直徑3.5公分的傳送環,就能遠距傳送物品的近未來世界,以傳送技術對各行各業帶來的衝擊,呈現出他對於現實中許多社會問題的觀察。然而,他想做的還有更多。 完成《強迫升級》[1] 之後,伍薰觀看那些未能放入小說中的百業達人故事,非常好奇不同的創作者,如果用同樣的世…

蝶翼翩飛之際遺落的詩句──吳明益《蝶道》

文/正好 《迷蝶誌》之後,我一直還是走在蝶道上。 ——吳明益《蝶道》 最近入手了吳明益的新作《單車失竊記》,讀了前頭幾頁,很是傾心其中恬然乾淨的書寫方式,也感覺得到,這一本的筆觸有別於從前像是《複眼人》等的詩化文字,而走向一種更純粹、更鄉土的描摹,其中的差異,說不上高下之分,卻顯然是作家對自己筆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