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可說是出版業人盡皆知的無名英雄,大概很少讀者會在開卷之後──無論感受好壞──特別翻到版權頁,看看這本書的責任編輯是誰。業界當然有許多能力高強的編輯,只是名聲往往局限於特定同溫層(幸好金鼎獎還設有「圖書編輯獎」)。 歐美出版業倒是流傳不少編輯與作家、伯樂與千里馬的佳話,例如2016年搬上大銀幕…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從蘇昭旭老師口中,才知道原來前陣子在八斗子劉振祥攝影展中看到的,《戀戀風塵》裡的火車暱稱為「藍寶寶」(詳細介紹收錄在《台灣鐵路火車百科》144頁)。 那天真是個心靈飽滿的休假日。 像這樣,坐火車在許多人的回憶裡,是一段又一段難忘的美好時光。 不尋常的出發…
台灣這次在防疫工作和半導體產業上,都有傲視全球的好成績,以我這個旁觀者的角度來說,台灣人這方面還蠻愛妄自菲薄的,反倒是台灣人自覺的驕傲我不太同意——那就是常自詡台灣為美食之國!尤其當台灣人提到夜市時,我們東南亞來的,都會暗自起笑⋯⋯哦不⋯⋯發笑。 剛來台灣的時候,最想念家鄉的,除了家人,就是美食。因…
防疫期間,有許多事應該注意;而在所有該注意的事項當中,最應謹慎以對的,應該是資訊的正確性──包括該有的防疫措施、新聞內容是否經有心人士或單位偽造,還有當自己、親友甚或不認識的他者染病之後,應當保持怎麼樣的心態;同時,假如得到的資訊不正確但又傳播出去,那麼造成的負面影響並不下於真正的病毒傳染。 奇妙的…
文/天下雜誌 數位經濟顛覆每個產業,媒體也不例外。當國外媒體跨大步翻新變革時,台灣媒體的商業模式卻陷入長期停滯。每天報導企業轉型的財經媒體,對自己的轉型卻少有建樹。 像所有轉型企業一樣,創刊 37年的《天下雜誌》也面臨「創新者兩難」:當組織變大,為了向股東交代,也滿足經理人的績效,傾向先做「能立即獲…
文/林蔚昀 開始讀《字母會C獨身》,是在某一天的凌晨兩三點。夜深但不人靜,我一邊等電腦的系統更新,一邊做家事。 有一個月了吧,我常在深夜煮飯、洗碗、打掃。這樣,隔天的白日會過得有餘裕。有了餘裕,家庭生活就少點衝突、糾紛、眼淚和尖叫。 當然是要犧牲睡眠的。長久以來,我一天只睡四個小時,隨著工作愈來愈忙…
文/吳廷勻 就像暴風雨一般,一個家,是如何在一年之內應聲破碎,飛射的碎片又是怎麼劃傷人心,郭強生兩年前推開掩飾家醜的厚重家門,扎實、認真地悲傷一回。 兩年後,傷或以成痂,他轉以一種在盛夏午後喝著沁涼甜湯的寧靜,訴說著獨自陪伴失智老父這條前往遠方的路上,孤獨又未知的風景。 暴風雨和冰糖銀耳蓮子湯,是黎…
生命不會空過,即使只是一朵小花,也可以自在開花!──黃明堅 1. 和黃明堅相識經過,可用「偶然」形容之。 有一天,在《新書月刊》辦公室,接到一通電話。 「周總編嗎?」聲音很年輕、很有精神。 「是呀。」我應道。 「我是黃明堅,準備辦一本跟企管相關的新雜誌。」 黃明堅?我讀過她翻譯的暢銷名著《第三波》,…
►►【周浩正的編輯畢旅】人生畢旅三之一:郭泰──「實戰智慧」書系的幕後推手 3. 他是自創一格的魅力型作家。 「郭兄,在寫作圈子裡,你太特別了。」我刻意找個話題。 文學掛帥的年代,他的「非傳統」,與眾不同。 「是嗎?倒想聽聽在你眼裡,我有什麼『特別』。」勾起他好奇心,事就好辦了。 「你不寫小說、不寫…
攝影、文/作家生活誌原文刊載於作家生活誌,獲授權轉載 孩子的出生,讓大學就讀法文系的蘇善,開啟了老師踏上兒童文學領域的契機:「想讓自己的孩子讀些不一樣的故事。」用認真的眼神伴隨這句話的脫口,可見蘇善對於投入兒童文學的世界的堅定。 法文系畢業,陸續攻讀兒童文學研究所、英美文學博士班的蘇善,堪稱好學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