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欽的設計嘴,泡】我的工作就是要把正拳變壁咚──與設計師小子對談(一)

採訪對談/黃子欽;整理/陳怡慈攝影/蔡仁譯;作品提供/小子 關於草莽、台客的設計,我會想起水晶唱片的《來自台灣底層的聲音》,就在我們生活周遭的聲音與素材,卻能給我們陌生又熟悉的體驗。每次看到小吃店招牌上的楷體字,我就會覺得:「為什麼這種字體在看板上 OK,非常生動,而用在書上就被嫌醜呢?」抓不到標準…

【黃子欽的設計嘴,泡】畫插畫但不只是畫插畫──與插畫家鄒駿昇對談(二)

採訪對談/黃子欽;整理/陳怡慈攝影/郭涵羚;作品提供/鄒駿昇 ➨➨上集回顧:【黃子欽的設計嘴,泡】從重考生變成插畫家──與插畫家鄒駿昇對談(一) 考究事物的脈絡,讓畫面變得更豐富 有個過程我覺得很有趣,在英國,你找到一個語言,後來你找到一種慢慢用「去制約」的習慣來創作,所以它不一定像英國那麼直接生猛…

【黃子欽的設計嘴,泡】從重考生變成插畫家──與插畫家鄒駿升對談(一)

採訪對談/黃子欽;整理/陳怡慈攝影/郭涵羚;作品提供/鄒駿昇 或許從小就是個喜愛觀察的孩子,鄒駿昇的訪問總能夠嗅到濃濃的省思意味,不單是對整體教育與藝術環境的觀察,還有對自我生涯的期許。他總開玩笑說,從小個性比較消極,非得等人把他巴醒了才會努力;但從專訪中卻能感受到他永無止盡的前行,以及對自己的要求…

【黃子欽的設計嘴,泡】在限制下還是能有自我觀點!──與插畫家王春子對談(二)

採訪對談/黃子欽;整理/陳怡慈攝影/蔡仁譯;作品提供/王春子 ➨➨上集回顧:【黃子欽的設計嘴,泡】就是有趣跟好玩吧,要不然為什麼要做?──與插畫家王春子對談(一) 在「小」與「有限」中玩出自我觀點 講到這個可以聊一下,幾年前雜誌業有一個概念,用「小」這個概念。但我覺得這個小要去思考,是指題材的小?還…

【黃子欽的設計嘴,泡】就是有趣跟好玩吧,要不然為什麼要做?──與插畫家王春子對談(一)

採訪對談/黃子欽;整理/陳怡慈攝影/蔡仁譯;作品提供/王春子 2007 年《好讀》的別冊《好書》裡,插畫作者王春子對自己作品《湯自慢》說:「我在《蘑菇》畫插畫、作設計時,就喜歡簡單的東西。○七年春天到歐洲旅行了三個月,回台灣後開始獨立接案子,這是我自己獨立的第一個作品。整體來說,雖然以電腦為工具,但…

【黃子欽的設計嘴,泡】結合時代的日常,延續創作生命!──與插畫家氫酸鉀對談(二)

採訪對談/黃子欽;整理/陳怡慈攝影/蔡仁譯;作品提供/氫酸鉀 ➨➨上集回顧:【黃子欽的設計嘴,泡】架構自己的時代,奪回文化權力!──與插畫家氫酸鉀對談(一) 將創作融入日常之中,普及才能延續文化生命 你有一個計畫是做車站,為什麼對車站會有感覺。 我對車站跟火車情有獨鍾。戰前日本人在建設台灣,車站有宣…

【黃子欽的設計嘴,泡】架構自己的時代,奪回文化權力!──與插畫家氫酸鉀對談(一)

採訪對談/黃子欽;整理/陳怡慈攝影/蔡仁譯;作品提供/氫酸鉀 氫酸鉀的插畫像是在召喚日治時期的生活記憶工匠美學。他的畫中有當時阿公阿嬤的日式教育、時代歌曲、美術養成環境,仔細聽他談話,會發現他對於日治時期的台灣考究極深。他總說,現在的台灣與以前的台灣不同,有了一層斷層,無論是美學、文化上都無法順利銜…

【黃子欽的設計嘴,泡】死亡與外星人的內心戲──與圖文創作者川貝母對談(二)

採訪對談/黃子欽;整理/陳怡慈攝影/郭涵羚;作品提供/川貝母 ➨➨前期回顧:【黃子欽的設計嘴,泡】把小事想到最極端就會出人意料──與圖文創作者川貝母對談(一) 川貝母常創造出一種類似睡著、關機、有如超現實的瀕死狀態,沒有故障(只是剛好拔掉插頭或關掉開關或被按了睡穴),飄飄的就像靈魂出竅神遊,這種放空…

【黃子欽的設計嘴,泡】如果可以利用「限制」,創作就無需逃離現實──與藝術家陳淑強對談(二)

採訪對談/黃子欽;整理/陳怡慈攝影/侯俊偉;作品提供/陳淑強 ➨➨前期回顧:【黃子欽的設計嘴,泡】多生猛的破爛!──與藝術家陳淑強對談(一) 與阿強聊作品很有意思,在聊他最常做的金工飾品創作時,他提到自己鍛鍊技藝的方式是複製作品,透過複製磨練技藝。而觀看阿強的雕塑作品,其中使用的材料,有些看似沒有作…

【黃子欽的設計嘴,泡】多生猛的破爛!──與藝術家陳淑強對談(一)

採訪對談/黃子欽;整理/陳怡慈攝影/侯俊偉;作品提供/陳淑強 我在快退伍的那個人生階段裡認識「阿強」,陳淑強。那時我在台北仁愛路空軍總部服役,他在師大夜市搞了一家「MINI 工房」,朋友說可以去那裡寄賣手工卡片,就這麼認識的。 阿強跟吳中煒是國中同學,吳中煒跟蘇菁菁一起開了甜蜜蜜咖啡廳,阿強等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