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貓君 「抱歉。我以為我活下來了。但我並沒有。」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後稱《少女》) 張愛玲曾說:「生在這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佐野洋子則在散文集《靜子》中點名了「獻給我從未愛過的母親」。無論是毒母或惡母,那些試圖把孩子的腳削成正確尺寸的母親、一幕幕濃於水的血緣悲劇,始終存在於每…
文/曾治淇 台劇《四樓的天堂》上映前夕,我以心理師的身分應邀參加試映會。雖由於試片活動旨在供看倌試水溫淺嚐即止,因此我僅能搶先做了三集的觀眾,但也夠我賞心悅目讚嘆師父了。 《四樓》的主角之一即是我的同行──由謝盈萱所演繹的心理師,其實隨著心理治療的普及,心理治療師這角色已日漸頻繁地在台劇中展露頭角,…
文/愛麗絲 「我太喜歡簡曼婷了,她好活生生啊,」新書《我們沒有祕密》眾多角色裡,吳曉樂最喜歡這個補習班老師角色,碎嘴八卦,絮絮叨叨,人生裡滿佈悔憾的比上不足,只能期待從別人的不幸比下有餘。「這種人通常在現實中活得不怎麼好,當你活得有一點缺陷時,會很想知道別人在幹麻,」就像火災、刑案現場封鎖線外的圍觀…
文/華正函;照片提供/青鳥書店 「新聞標題總會在負面事件上貼上性別標籤,像是『女同志情殺』和『女三寶』,我們閱讀時該思考這種標題是不是對的,如果能意識到這是錯誤的,創作上會有很驚人的改變。」設計師李君慈強調,創作與生活兩者是交織而成的,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考,去探究自己眼前的事物,將有助自己的視角更為…
有的人學貓叫讓人眼冒愛心覺得超級萌,有的人學貓叫讓人加冷筍背後一陣涼──這回閱讀榜,介紹炎炎夏日讓人背發涼的精采小說,打通陰陽二界,節電環保又省冷氣費! 超自然事件來自創作者的想像,現實人生則是創作者的觀察甚或親身經歷,無論熱血還是陰森、貴氣還是衰毛,與讀者分享的都是人間情事。當你和這些讀者一樣點開…
1989年6月,坦克車開進北京鎮壓抗議群眾,一名手上拎著塑膠袋、彷彿剛到市場買完東西的男子,站到坦克車前面,擋住了一排縱列前進的坦克──這是舉世聞名的「坦克人」照片,記錄了「六四」天安門事件的歷史時刻。 三十年來中共政權無所不用其極地將這事掩埋、消音,不惜直接侵犯人權,是故這事就發生在北京街頭,但現…
文/犁客 有些作者喜歡在文字裡頭對人對物對事對全世界東嫌西嫌,可能是作者的眼界高過珠穆朗瑪峰所以一切只配他用鼻孔去瞧,也可能是作者曖曖內含光外表有缺陷所以被全世界或排擠或欺負或無視或反正做某些過份的事。 而有些讀者喜歡讀這類文字。 這當然沒有什麼問題。閱讀這事有多種功能,有時可以用來取暖──唉呀呀這…
文/犁客 「我本來就是在臉書上寫東西,」吳曉樂認真地說,「出版社找我之前,我其實沒有想過會出書。」 大多數寫作者都在童年時期就養成閱讀習慣,這個習慣可能並非刻意養成,而是某日挑選某書時突然意識到:「我要閱讀。」對吳曉樂而言,這本書是《仲夏夜之夢》。「大概七、八歲的時候,在安親班找到的書,」吳曉樂回憶…
文/吃大 犢力回顧邁入第六屆。從2013年至今,我們始終跳脫一般以書類分項的選書架構,聚焦於年度重要的議題及趨勢。在2018年,許多人認為的電子書元年,書量與書類大幅增加,媒體聲量與市場需求也隨之提升,無論是由讀者購買行為反應的暢銷榜,或由行銷者發動的推薦選書,電子書市場的樣貌也越來越具代表性。同時…
到京都住兩年,做一部與台灣有關的金馬獎得獎動畫;到內蒙古找大象,拍一部與人生有關的金馬獎得獎電影。那些亮眼的獎項,來自靜默沉潛的文字,或許是自我探究的散文,或許是反映生活的寓言。 人生在世,有些時刻得成為為了領獎走進聚光燈下、舉手投足都被放大檢視的焦點人物,更多時刻雖然身處聚光燈外,但很明白典禮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