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愛麗絲 「所有歷史上的大改動,都是從一個小小的意念、Idea 開始的,」意念書店店長 Carver 在 2019 年,以投資移民身份,從香港舉家搬遷至台灣,接手西門町中華路電光影裡書店原址,開設意念書店。 「電光影裡書店老闆蒲鋒也是香港人,去年六月,我們在一位導演朋友介紹下認識。」除了任職業務、…
編譯/暮琳 2016年12月10日諾貝爾獎頒獎典禮,被成為搖滾民謠詩人的巨星:巴布.狄倫(Bob Dylan)成為唯一一名缺席的得獎者。搖滾歌手獲頒諾貝爾文學獎在文壇掀起軒然大波,伴隨得獎人爭議而來的則是各種「何謂文學」的爭論、諾貝爾文學獎精神的辯證與巴布.狄倫飆升的點閱率和CD銷量。 1940年代…
文/陳蕙慧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主人翁因模糊的內心火燄,不到20歲就離開祖國家郷,來到殖民地緬甸從事木材買賣。 天生鮮明的外表缺陷曾使他飽受欺凌,但某一天他起而反抗變得強大。 脆弱敏感的內在卻從未遠離他。在充斥著統治階層傲慢強橫虛矯的英國「白人老爺」世界裡,他不得不強自忍耐、虛以委蛇。 …
編譯/Jasmine 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一九八四》與《動物農莊》可說是二十世紀初最具影響力的小說之一,有人稱喬治.歐威爾是「先知」,因為在這兩本「政治寓言」裡描述的恐佈極權社會主義現象,現實世界在往後的半世紀裡不斷出現印證。現任美國總統川普的「另類事實」、以及其幕僚睜眼說…
文/索妮亞.法樂琪 「我們可以去參觀農場嗎?」我懇求尼克說道。尼克看著他的父親,眼神像是在詢問著:「我們可以信任她嗎?」 布瑞克正在咒罵他的印表機,心不在焉地點了點頭。 尼克用手機打了一通電話。「嗨,查理,你好嗎?……沒錯,我們有一個朋友來,她對食品生產很有興趣……。為什麼?我也不知道。你可以自己問…
編譯/白之衡 在英國倫敦,近日一項推廣閱讀的計畫慢慢地展開了,但推廣的對象不是大眾,而是坐進倫敦警察廳拘留所的犯人。犯人遭到拘禁的二十四小時期間,可以從拘留所提供的書中自由選擇一本閱讀,讓那些「特別感到孤立、焦慮、寂寞且無聊」的犯人,了解「書多麼具有不可思議的價值」。 這個計畫叫做「送書到監獄」(B…
文/波茲曼 我們翹首凝望一九八四年逼近。那年來了,預言並沒有成真,心懷憂思的美國人輕聲歌詠讚美自己;自由民主的根基屹立不搖。不論歐威爾《一九八四》的恐怖夢魘是否在別處成真,起碼美國這裡倖免於難。 然而我們忘了,除了歐威爾的陰鬱想像,還有一種年代稍早,略少人知,卻同樣令人膽寒的預言:赫胥黎的《美麗新世…
編譯/陳慧敏 冷戰時期,共產陣營被控高壓言論管制,實際上,美國中情局(CIA)更深諳文化是政治軟實力的道理,透過許多外圍組織和基金會,滲透和影響美國文學、電影,打造反共的思想陣線。這隻看不見的黑手形塑了美國文學的部份面貌;《動物農莊》躍上大螢幕的幕後推手,正是中情局! 中情局由文化切入政治最有名的案…
本週四(6/25)播出的「經典也青春」再度邀請到歷史作家、譯者廖彥博來到現場,為我們介紹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在親身參與西班牙內戰之後,所寫下的報導文學作品《向加泰隆尼亞致敬》。 在這場戰爭初期,歐威爾抱持著滿腔理想,希望能透過這場戰役,與從世界各地前來參戰的志願者,一起推翻佛朗哥的右派獨裁政權,並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