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蔡宛璇自稱不擅長抽象思維(訪談見《運字的人》),這可能不是自謙之詞。蔡宛璇是詩人,也是視覺藝術家,感官敏銳,反映在詩作裡,感官經驗的描寫既多且好,抽象思維的表現相對較少,但她強在懂得把強項放大,蓋過不足之處,她長於以感官經驗表達抽象思維,對於生命、生活與生態的省思,不出之以哲理推想,而是透過自然…
文/犁客 上個世紀有段時間,大家都讀武俠小說,早一點開始的可能從柳殘陽、還珠樓主開始,比較晚的至少也會趕上最有名的金庸、古龍,香港和台灣的觀眾天天守在電視前看小說改編的武俠連續劇,充滿動作畫面成為台灣讀者對香港漫畫的最初印象之一。 大約三十年前,台灣出現一本全本土漫畫雜誌《星期漫畫》,初期刊登三個漫…
「相關不等於因果」是正確的,可是有時候被濫用到幾乎成了廢話。有些相關性即使有明確的因果關係,可是仍盲目相信「相關不等於因果」,只會劃地自限、固步自封。 的確有許多相關真的不等於因果關係,例如冰淇淋的銷量和溺斃的人數成正相關──並不是吃了冰淇淋會讓人溺斃,或者溺斃的人會吃冰淇淋(誤),而是天氣變熱時,…
※施寄青最後手稿《夢迴南詔》,2015/08/19 預購、08/26 正式出版! 初識這些通靈人,對他們能看出你的疾病,說到你的過去、預測未來,雖不是百分之百神準,竟也八九不離十,讓我印象深刻,也引發我的好奇心,想一探究竟。 被紫靈喚醒的大學時光 其中一件事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紫靈在看我的前世今生時,…
文/劉芷妤 在許多時候,創作者都必須面臨一個問題:「你為什麼不把時間花在更有用的地方?」 為什麼不去做更賺錢的工作?為什麼不能放下手上的鍵盤/畫筆/吉他/雕刻刀,去做更實際的事情?為什麼不…… 「但,為什麼不創作呢?為什麼不做自己最喜歡也做得最好的這件事?」面對這些排山倒海的為什麼不,創作人心裡也許…
在這裡介紹過了牛津大學網路研究所教授麥爾荀伯格(Viktor Mayer-Schonberger)和《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資料編輯庫基耶(Kenneth Cukier)的《大數據》(Big Data: 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
※施寄青最後手稿《夢迴南詔》,2015/08/19 預購、08/26 正式出版! 這是畫家奚淞在張掖一座古廟看到的一副對聯──「天地同流眼底群生皆赤子 千古一夢人間幾度續黃粱」。我讀了甚好,便抄來做題目。 我有位學生為大學教席,對我以因果輪迴來解釋人、事、物,頗不以為然,他說佛菩薩能看人累劫累世,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