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璐;人物攝影/吳翛 Wu René 下午的陽光散漫照進咖啡廳,李屏瑤推開門,白T配上合身外套,褲裝,一如往常的中性打扮。 「也是這幾年才開始覺得似乎能穿裙子。」她笑問,要去哪裡買質感好的水手服呀? 李屏瑤說,作為一個像她這樣的「違章女生」,每去到一個地方,就要藉由廁所來檢查,這個地方「進步」與…
文/白樵;人物攝影/吳翛 Wu René 立秋過,九月的臺北讓人體感不適:擁擠,喧囂,窒悶。開著Google Map,來回在連雲的細巷,苦尋不著店家時,膚上的汗漸漸摻入塵埃,最後在臂彎上凝成一層半透明的膜。薄薄的,半液體般的質介,阻隔著人與城市,人與人。 咖啡廳露天陽台細箭竹般的屏障另端,是許瞳與其…
文/陳柏煜;人物攝影/吳翛 Wu René 現在是凌晨四點,我卻再也睡不著覺。窗外不大可能看見流星,因為天就要漸漸亮起來,流星劃過時也會像清水流過浴缸,幾乎難以察覺。已經邁入第三天,訪稿的進度近乎零。過去兩天,我嘗試用兩種方法處理收集到的素材:以繁複緩慢對抗他的簡單輕快、將之寫成小說體例,效果不彰,…
文/蔡易澄;人物攝影/汪正翔 從前從前,有個女孩的「心生」 夏日炎熱,張亦絢點了杯熱拿鐵,小心翼翼地啜了幾口。談話時有點緊張,字字斟酌,像要努力抓住最精準的詞語。但也不時愛開玩笑,說沒幾句便惹得我們全場大笑。採訪沒多久,被問及辛辣的問題,她手邊微微一震,一不小心就把拿鐵灑了出來。 她笑著說,連咖啡都…
文/呂佳機;人物攝影/吳翛 Wu René 《初醒如飛行》觀照著一個遊戲中的疏離異境,即使這塊異境放眼望去,在在都是俯拾即是、稀鬆平常不過的物件:水杯、黃金葛、窗櫺,甚至是吃剩的煎餃與過期電影。 李蘋芬的詩充滿一種獨我的況味,甚至許多堅決地宣稱。有時那讓我想起林芙美子,王小妮,或楊佳嫻於《瑪德蓮》那…
文/陳冠良;人物攝影/吳翛 Wu René 恣意的創作者 初夏時節,小說家王聰威出版了首部詩集《微小記號》——雖號稱情詩集,但其實不盡然甜美,常常溫柔裡閃現殘酷的失落,像暗室裡忽然打亮一盞螫眼的光。而書封如一張鋪著藍色布巾的桌子,上面散擱著叉子與杯碟,彷彿尋常,所以讓人不設防,忽略了那同時也意味著生…
文/小令;人物攝影/吳翛 Wu René 菸抽完了,天即將明。我把人聲還給街,它把腳步還給我。——〈步行的人〉,《神在》 午後起風,溫度連掉好幾,冷冽的巷弄,像清晨般,將醒未醒的寒涼。 崔舜華身著輕飄的赭紅罩衫,一進門,彷彿捲起一股金色氣流,「我不需要這個。」她遞回紙本列印的訪綱,直接開口:「我們就…
文/鍾宜芬;人物攝影/林中行 鷺鷥之影 和伊絲塔相約於羅東林場,是宜蘭難得的好天氣。宜蘭,不下雨就能稱得上是好天氣。 我在2015年初入歪仔歪詩社,伊絲塔曾於歪仔歪詩刊發表詩文評介數篇,談她前往土耳其拜訪魯米(Molang Jalaluddin Rumi)墓、寫如何以文本對讀雙性戀的英國女爵詩人達菲…
文/洪逸辰;人物攝影/汪正翔 「歡迎蒞臨,人間動物園。」 初次翻開詩集的,便讓〈象說〉一詩擊中:「我們都是被作者寫進/同一首意象的獸/裡面是人間/外面是動物園」,尚未推開大門,便能聞見園區內無數的獸鳴叫,預告所有的詩將於遊客的心間迴盪、共鳴。 奧維德的《變形記》中,人物與神祇因貪嗔癡的情慾而遭到天譴…
文/莊勝涵;人物攝影/吳翛 Wu René 傍晚,藏身中山區巷弄的1+1 Together Republic咖啡廳燈光昏暗,相較起其他裝潢精緻的店家,此處散漫隨意,風格迥異的物件拼貼堆置,像一則信手拈來的散文。三隻店貓遊走其中,黃麗群對牠們各有辦法,她首先對那隻腳皮去了一塊、隔著塑膠頭套搆不著皮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