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愛麗絲 「小學生們問我愛看恐怖片,是不是因為生活壓力大需要尋求刺激?」左萱愛讀懸疑推理、喜歡恐怖片,特別推崇美國導演艾瑞・艾斯特(Ari Aster)的《宿怨》與《仲夏魘》,也欣賞泰國恐怖片兼具驚悚與好笑的惡趣味。一次,她受邀至小學營隊演講,童稚天真的提問,精闢道出左萱熱愛恐怖片的原因之一,另一…
文/犁客 「我有法學背景,寫了論文──沒有抄襲──拿了碩士,當了五年律師,然後到美國唸了三年電影;」唐福睿說,「我的創作是從戲劇出發的,不是文學,所以《八尺門的辯護人》是個意外。」 唐福睿的首部長篇小說《八尺門的辯護人》是2021年底出版,是2022年令人驚豔的華文小說之一,犯罪、推理、本土特色,加…
文/高鳴晟 小孩、動物的戲怎麼剪?這應該是讓很多剪輯師頭痛的問題。兩者處理的方式差不多,我就以小孩演員來舉例,跟各位分享諸多方法。 剪小孩的戲要掌握幾個要點,首先是沒有所謂的天才小童星,沒有一個小孩天生就能揣摩那些他沒經歷過的人生百態,一定要經過導演的引導、輔助,之後再經過化妝、戲服、攝影、燈光、剪…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2006年在麥田出版開啓一個重讀經典的系列,第一本就是卡繆的《異鄉人》,當時曾默默許下心願,希望卡繆作品最終能獨立自成一個作品集,遺憾的是後來只出了《卡繆札記》(共三冊),2011年我離開了。 這個未竟的心願,包括大學時代讀的桂冠版《卡里古拉》,這本書現…
文/臥斧 ※原刊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這幾年有幾回講座或授課經驗,在與主辦單位往來聯絡時,會覺得對方雖然找俺這個寫小說的去談怎麼寫小說,但真正希望的是俺傳授某種「製造IP」的方法──這個「IP」自然不是吾等理工科學生可能先想到的「網際協定」(Internet Protocol),而是「…
文/卡繆;譯/嚴慧瑩 卡繆戲劇集序[1] 這本戲劇集收錄的劇本是一九三八至一九五○年之間完成的。第一齣《卡里古拉》是一九三八年在讀了蘇埃托尼(Suétone)的《十二帝王傳》(Douze Césars)之後所寫的。我本來構想由我在阿爾及爾成立的小劇團演出,而我的意圖很簡單,就是創造卡里古拉這個角色。…
若有得選,你希望機器人替你做哪些事?在戲劇作品《恐怖谷》裡,作家Thomas Melle的選擇是:演講。 Thomas Melle有躁鬱症,德國里米尼紀錄劇團在《恐怖谷》裡替他造了一個機器人(以下簡稱Melle🤖),整個表演,就是這個機器人翹著二郎腿在台上演講,以Thomas Melle的身份討論躁…
如果莊子談戀愛,那該會是什麼樣子呢? 近年來,「莊子學」成為了新的顯學,台灣「當代新道家」為了對應西方當代現象學的理論,特意選用「莊子」的文本,重新以現象學的觀點,重構莊子的思想與理路。緣此,以莊子為對象的探索,作為中西跨文化哲學的場域,便如火如荼地開啟了新道家學派的途徑,為台灣的學術打開了另一個充…
文/愛麗絲 「我是很甘願帶我姊姊出國旅行的,雖然有世代差異,但我很樂意啦。」前陣子剛從移居多年的柏林短暫返台,陳思宏身上還帶有旅行的姿態,目光永遠向外探尋著新鮮。 陳思宏一向崇尚步調緩慢的旅行,「走路如兔輕盈,心境如龜緩慢。」還得吃好睡好住好。他的姐姐們,則多是典型認真的觀光客,所有熱門打卡景點皆需…
文/愛麗絲 瘟疫可以說已經籠罩全城。因此再也沒有個人的命運,而只有集體的經歷,也就是大家共同遭遇的瘟疫與共有的情感。——阿爾貝.卡繆,《鼠疫》 武漢肺炎疫情於全球延燒,全民防疫已經不是口號,而是我們正在身體力行的日常。 大多數人皆減少社交活動、在家自處的時間大幅增加。社群平台上,不再充斥出國旅行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