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離群索書 【果子離群索書】藍色大門外那株向光植物 發表於 26 5 月, 2016 By 果子離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Milan Nykodym 不要作弊,憑直覺,回答:最喜歡哪部國片? 如果這樣問,我可能回答《藍色大門》。從電影院出來,片子裡透亮的陽光,青澀的青春,就壓縮成一個影像檔,長駐在我往後的歲月裡,一想起來,走路不覺輕快起來,哼著歌,好似赴一場約會一樣,愉悅,無負擔。 完整文章
張耀升之黑是最溫暖的顏色 【張耀升之黑是最溫暖的顏色】他們在黑暗中無聲歌唱:談台灣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修復版《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發表於 19 4 月, 2016 By 張 耀升 圖片來源:《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首映資料,作者個人收藏 文/張耀升 歷經超過十年的修復計畫後,美國標準收藏公司終於在今年三月推出完整修復版長達237分鐘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距離當初上映的1991已經過了25年,《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魅力毫無減損。 無論電影美學或時代意義,這部楊德昌的作品都是台灣電影史上最偉大的電影,如今終於以數位修復的完整面貌重現市場,應當為這部龐大偉大的作品撰文分析。完整文章
每月專題 【三月:世代戰爭】張耀升:戀愛世代 發表於 5 3 月, 2016 By 張 耀升 繪圖:吳佳穎 文/張耀升 小編碎碎念:當上個世代的價值觀被下一個世代推翻取代的同時,一句「我愛你」也在不同世代中各自演繹著⋯⋯ 關於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的時間膨脹,有個比方是這樣的:如果有一對雙胞胎兄弟,弟弟待在地球,哥哥上了高速火箭,火箭的速度越快,時間便越慢,於是天上一天,人間或許一年,地上的弟弟成了遲暮老人,天上的哥哥還是慘綠少年。 那是因為時差。完整文章
活動記錄 文青移動的歷史軌跡──記「台北城市散步:濃縮文青日」 發表於 11 5 月, 2015 By Wolf 文/鳳梨 夏天尚未到來,氣溫已經飆升至三十度。十一點四十五分,公館附近的文青們還沒開始活動,街道還維持著住宅區的居家感,但我走得很焦急,因為我趕著參加「台北城市散步:濃縮文青日」活動,現在已經來不及趕上活動開始時在微光咖啡的花茶了,所以有點遺憾。趕到集合地點,發現導覽隊伍剛出發,我快跑加入隊伍後方,溫州街巷道裡出現這麼一條長長的人龍,是難得一見的情景。 完整文章
專欄, 果子離群索書 【果子離群索書】一定有解,一定能解。怎麼可能一物不能剋一物? 發表於 9 4 月, 2015 By 果子離 想想看,從小到大,有沒有什麼文章,提到的觀點,曾經讓你為之一震,繼而為之一振,影響至今? 震,是驚嘆,居然這樣啊,怎麼以前沒想過?振,是因此增加信心,強化信念,之後你的想法、做法都改變了。 1989 年 3 月詹宏志在《商業周刊》第 68 期發表的〈侯孝賢經濟學〉,便是我念念不忘的單篇文章。 完整文章
產業, 華文市場 朱天文於美領取紐曼華語文學獎 文學與電影系列活動同步啟動 發表於 9 3 月, 2015 By 白之衡 編譯/白之衡 小說家暨編劇朱天文日前在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接受 2015 年「紐曼華語文學獎」(Newman Prize for Chinese Literature)第四屆得主的桂冠,既是繼楊牧之後獲頒此獎的第二位台灣作家,也是第一位女性作家。 紐曼華語文學獎由奧克拉荷馬大學美中關係研究所(Institute for U.S.-China Issues)所設立,從 2009 完整文章
專欄, 果子離群索書 【果子離群索書】停格,探索,每個影像的詩意:讀吳俞萱《隨地腐朽》 發表於 8 1 月, 2015 By 果子離 書信體散文有時會出現一個破綻,作家常把書信對象的生平事蹟、豐功偉業贅述一遍,例如:「你是家族裡的老大,你父親是個礦工,二十歲那年,你娶了一位溫婉的女子為妻,她叫做溫婉窈……」 這不是廢話嗎?誰不清楚自己的生平履歷?除非對方得了失憶症,必須提醒重述。但為什麼會出現這些贅語?原因很簡單:那是書信體散文,不是真的書信,是要寫給讀者看的,不是收信人。這種書信,顯得造作。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楊德昌的洗手台/《隨地腐朽──小影迷的99封情書》 發表於 24 11 月, 2014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文/吳俞萱 Photo from Wikipedia 親愛的楊德昌: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