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沒有異性戀大遊行?」 「我吃飯都不會剩廚餘,為什麼會需要廚餘處理廠?」 上述意見,一個來自學生族群喜歡的網路論壇Dcard(那篇原文在論壇上被圍剿),一個來自阻擋廚餘處理廠預算的政治人物。這兩個意見都受到許多批評,大家指出異性戀不像同性戀被邊緣化,而且廚餘真的需要處理。在這些大家都同意的事情…
文/布萊絲.葛羅斯伯格;譯/謝靜雯 理解第五大道孩子的教養方式,就等於理解私立學校。紐約市前百分之一家庭的孩子幾乎全部就讀私立學校,雖然五個行政區裡的菁英特殊高中都有高品質的課程,包括史岱文森(Stuyvesant)、布朗克斯科學(Bronx Science)以及更新的布魯克林拉丁(以美國最古老的公…
文/HenBook亨利說書 儘管年輕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增高,漸漸與男性平起平坐。但是,當女性結婚生小孩以後,常常因為家庭的緣故離開職場。 究竟職業婦女離開職場後,她們的人生長什麼樣子呢?她們只是待在家照顧小孩,還是會想盡辦法重返原先的職場呢?美國社會學者Pamela Stone與Meg Lovejoy…
文/熊一蘋 天空異常的藍 我沒有看見 沒有看見雲和彩虹 街上的人們似乎非常滿意 非常滿意即使沒有彩虹 ──1976,〈壯遊前夕〉 臺灣人從什麼時候開始聽搖滾樂?問我的話,我會說「從搖滾樂誕生的時候開始」。對西方搖滾樂歷史熟悉的人肯定不會滿意這個說法,畢竟「誕生」對一種音樂類型來說是很曖昧的事,總是先…
文/犁客 這個傳來傳去已經搞不懂最初到底是誰講的句子有好幾個版本,大意是「三十歲前不相信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是沒良心,三十歲後還相信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是沒腦筋」──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其實不能完全劃上等號,不過這個傳來傳去的句子,清楚地傳達出「人還很單純(或天真)的時候才會相信這種夢想長大一點就不會…
文/李尚龍 善良是強者的特權,是需要成本的行善。 1 前幾天我幫公司篩選履歷,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許多人的履歷上都寫著一句話──我是個善良的人。 這句話引起了我的深思。善良真的這麼廉價嗎? 或者說,真的每個人都有資格善良嗎? 所有的家長都會說自己的孩子善良,可是,善良到底意味著什麼?想著想著,我走到…
Photo from Flickr CC by Biblioteca de la Facultad de Derecho y Ciencias del Trabajo 文/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吳叡人 「並不是在短暫的瞬間裡,人們就能改變自己的內心,變得盡可能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唯有當平等…
「要是惡性與荒謬能被排序的話,世襲的特權必然要排在首位。」——西耶斯(Emmanuel Joseph Sieyès),《論特權》 西耶斯為18世紀羅馬天主教的神父,他所寫的《論特權》、《誰是第三等級?》等手冊,是法國大革命時期人手一本的熱門讀物,書中反抗專政、主權在民的思想,如今成為法國中學生課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