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中山七里的小說《界線》(境界線)有個奇妙的特色。 《界線》的主角是刑警笘篠,故事裡有幾起死亡案件,表面上看來是個推理故事,而且它的確也屬於中山七里的「宮城縣警系列」(宮城県警シリーズ),笘篠在前作《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護られなかった者たちへ)中初…
文/Mumu 「劃清界線」這句話乍聽之下很決絕,然而人在什麼時候會想劃出界線呢?就是在界線被踩到、不得不劃的時候。 一個沒有界線的人,是不可能整理好人際關係的秩序的。因為再親近的關係,都不能無上限的冒犯。 有界線感的人,一定是溫柔且照顧別人情緒的人。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問的不問,因為他們知道無心傷害也…
文/金範俊;譯/林建豪 韓國電影《格鬥的技術》當中有兩名主角,分別是平常就經常挨揍的怪咖高中生宋秉泰及傳說中的打架王吳判洙。秉泰對判洙說自己不想再挨揍了,並且拜託他傳授格鬥的技巧。當時判洙交給秉泰一把刀說:「你敢越過線嗎?若是你真的想要學格鬥技巧,試著用那把刀刺向我吧!」判洙那句「越線」引起了我的注…
祕密儲藏室檔案#10 登錄者:想去花蓮的CCZ(29歲)北投以北 祕密:祕密:夏民與童童,您們好,因為和前同事有共同的興趣(就是閱讀),所以相處的很愉快,在我們相繼離職之後,仍有約出來見幾次面,但在幾個月前,他不讀不回訊息不理我,我反省自己是否做錯什麼事或哪裡讓他不開心⋯⋯之類的,但找不到原因,就這…
文/R.W.伯克;譯/姚怡平 「我們看到的不是事物的原貌,我們以自己的方式看待事物。」 ——法國日記女作家阿涅絲.寧(Anais Nin) 人人各有自己的人生觀,也就是說,有自己的使命方向、人生態度、獨到做法。因此,大家會找出那些可加強自身信念的情況,忽略那些不符自身信念的狀況,這種傾向稱為「確認偏…
文/犁客 藉由書籍說明「心理諮商」到底在做什麼、花時間和諮商師談話究竟有什麼用處,甚至提供一些思考及觀察方式,讓讀者在日常生活當中可以察覺某些情緒問題,雖然沒去找諮商師也可以自己反思及處理⋯⋯身為心理諮商師,周慕姿這些想要經由出版達成的目的都容易理解、不難想像,但她2017年出版《情緒勒索》後,許多…
文/蘇絢慧 很小的時候,我們不被允許在自己與別人之間劃出「界線」。 還是嬰兒時,我們需要安全感及信任感,卻必須忍受隨意被碰觸,任人抱來抱去,一旦表達出不舒服,周圍的大人會說:「你真難搞。」「真難帶!」「真不乖!」 到了兩三歲,開始想要確立自己的所屬物時,你的玩具、被毯、娃娃……卻可以被隨意丟棄、被換…
世代也許是個被濫用的名詞。 更多時候,我們所謂的「世代」像一個描述,而非社會學上嚴謹的分析。他是想像的集合,是年紀的最大公約數、政治光譜、房價、薪資、工作態度、愛情觀點⋯⋯無一不可以世代分,無一不可以世代戰,他很輕易。他很有效。他切割,他統合,他是新的星座(「只因你降生此宮」、你降生此時),他用部分…
我是廚房的土撥鼠。搔搔鼻頭,摳摳爪子,晚餐時間還沒到,已經想一頭鑽進廚房,蔥綠韭鮮,蘿蔔帶土還透點鮮味兒,玉米的鬚擺長長,外頭葉子夠厚依舊裹不住裡頭好飽滿就要爆出細細粒粒,成排成串,還沒吃,嘴裡便覺得有顆粒。那時候我覺得是在一個春天裡,有火代發,要加爐烹熱,熱一個烈燄沖天,一鍋炒,一鏟子煎。 廚房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