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將來小孩的福祉為考量,我們該生小孩嗎? 對這問題,大家在生命每個階段的判斷都可能不同,然而我們的判斷方式大概不會差太多:首先,列出這小孩出生後可能得到的快樂和幸福,再來,列出這小孩出生後可能遭遇的痛苦,最後比較這兩者。 當然,未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準,但若你考量小孩福祉,還是會盡力去評估。或許有些人並…
日前,王俊雄出版新書《甜蜜編年》,我讀完之後難掩內心情緒,上網搜尋,卻發現沒有討論與曝光,也的確感受到了書市低迷的淡淡哀傷。 與前作《痛苦編年》全數為第一人稱字白散文不同,《甜蜜編年》除了散文之外,也有中短篇小說。書分三部,首部為「列傳」,以四篇中短篇小說形式描述出自日本豪門的女主角「黑田澤子」與其…
我還記得讀完《痛苦編年》當下,在臉書上瘋狂搜尋作者王俊雄的帳號,急忙傳訊息給他,只為了感謝他寫出這麼動人的一本書。傳完訊息才後悔,深怕對方把我當成瘋狂粉絲。 很難說明當下的感受,奇怪的是,讀完《痛苦編年》,有一種閱讀宗教書的感受,彷彿一本《地獄遊記》或是觀落陰之旅⋯⋯彷彿真的看見了,痛苦。 年紀越長…
文/于念平;人物攝影/Wu René 人終將因失去其所愛而心痛欲裂,並在此時才發覺不論失去與否,痛苦乃靈魂的根本狀態。 ——奧古斯丁《懺悔錄》 在書店翻開《痛苦編年》,立刻被作者奇異的文法與書寫風格吸引注意力,隨著情節推演下去,開始想這些事到底是小說還是真實?後來訪問時與作者首次見面,發現有些人…
文/宋尚緯 0. 有的時候我會問自己,自己算不算是個壞人。 1. 我從小到大也做了許多「壞事」,偷竊、說謊、打架、翹課、頂撞師長、不敬長輩,在我成長的這些時間中,我是做了這麼多令人頭疼的事。有人說年輕的心思總是曲折、難以理解的。當然難以理解──就是因為連自己都不理解自己在想些什麼,所以才做出這麼多令…
文/小說家 張經宏 這個暑假瑪莎過得不怎麼開心。她上報了,社區的大人們懷疑她誘拐一對姊弟,將他們關在郊外麥田中的小木屋裡,奶奶和父親都不諒解她。但根據瑪莎的敘述,這件事的始末大概是這樣: 瑪莎是在社區的兒童公園認識九歲的尤莉亞和她七歲的弟弟馬可斯。尤莉亞脫毛衣時,不小心露出肚皮上一大塊一大塊瘀青,她…
文/蘇絢慧 記得嗎?你小時候在家,除了要乖、要聽話、不要吵的要求和命令外,事實上,你不被允許是你自己。你鮮少被關心,很少被傾聽,大人總是有許多期待在你身上,卻從來不認識真正的你。 每一天,沒有多少陪伴,也不了解你內在的想法和感受是什麼。 不論你表達什麼,好的感受、壞的感受,都不被允許,總是有人對你的…
「做為同樣在不正常家庭長大的小孩,平路在書裡的每一句話我都明白。」深夜一口氣看完《袒露的心》,我哭了一會兒,想起童年時也同樣孤單的自己。 一個十歲的小孩必須孤獨地住在異鄉,學習打理生活,並且習慣父母的遺忘,這樣的小孩需要很多力氣才能好好長大,不要壞掉。 平路把孤單孩子拚盡一切想被愛的心情,寫得透徹而…
文/宋尚緯 在大家看這本書之前,我想先跟大家說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有關吃藥。 我第一次吃身心科的藥物是大學的時候,那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吃。後來我描述這件事情幾乎都是這樣說的,「我不吃藥是因為那會讓我感到一切都失控著,即使看起來是好的,我在藥物有效的時候不會傷心了,也不會再做出很多傷害自己的事情了…
文/楊育正◎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前馬偕紀念醫院院長 只為 你的悲哀已揉進我的 如月色揉進山中 而每逢 夜涼如水 就會觸我舊日疼痛 ──席慕蓉〈非別離〉 今年是我行醫第四十年,四十年來,我看到台灣對病人照顧有很大的改變。近二十五年來我專注於婦科癌症,回想多年前行醫伊始,癌症醫師面對癌症,可用的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