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尚台」的小說「上台」!──2022台灣大眾小說人氣票選」後記

文/臥斧 ※原載於【Medium】,經作者同意轉載 我一直很好奇其他人在讀什麼書。尤其是小說。 小學一年級時忘了因為何時獲獎,有了一點錢,跑到學校附近賣文具也賣書的小店買了一本《西遊記》──那時心忖自己沒有從頭到尾讀過完整故事,應該讀一讀,結果越讀越疑惑,覺得似懂非懂,有點無趣。後來才搞清楚那本《西…

【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諸位小主準備好了嗎?

從南部到北部求學的小文青,拿著白先勇的《孽子》很粉絲地尋找角色住處,雖然當了編輯之後多少有點職業病,但遇上愛書仍傾盡粉絲之力編輯陳思宏《樓上的好人》並且因而經歷了魔幻時刻,不過也說出不當編輯的話會考慮去當公務員(?)這種相當傳統的人生規劃──這麼優秀的來賓,值得諸位小主掃階歡迎(完全亂用名詞):清宮…

「酷兒」到底是什麼?

文/薛翰駿 臺灣高度接納多元文化,大法官在2016年通過了《釋字第748號》,判決同性之間得以結婚;立法院於2019年三讀通過《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認定同性伴侶在《民法.婚姻章》規定的婚姻權益,使我國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 法律的推動為多元文化運動又邁出一大步。 儘管法律上已…

「我沒有童年,幾乎不曾像一個孩子活過。」——專訪《少女的祈禱》作者陳雪

文/愛麗絲 「長得不漂亮、家裡又欠錢、媽媽不在家,當時我常懷疑自己是有價值的嗎?」自十歲那年起,因債務問題,陳雪母親長年外出工作,父親花費大把時間於夜市擺攤,排行長女的她,糊裡糊塗、別無選擇扛起照顧弟妹的責任。住在滿是債主的山村,面對街坊鄰居閒言閒語,陳雪既自卑又渴望被肯定,「功課好」成為她保護自己…

【讀墨推薦書:選這本正是時候!】不要把女性當成弱者

談到在某些領域有所作為的女性人物時,常會有人反擊:「那不過就是些特例」──的確,以數字而言,在大多數領域展露頭角的指標型人物,女性沒有男性那麼多。但,這同時顯示另一個事實──在大多數領域,女性不僅在培育養成的階段缺乏與男性一樣多的資源,工作時也常常無法獲得與男性一樣多的機會。這個事實使得女性出頭變成…

用文學,把故事再說一次——專訪一月店長蘇碩斌

文/愛麗絲 「三餐對我非常重要,新陳代謝的能力有限,熱量不能消耗在不應該的地方。」出生美食之都臺南的蘇碩斌詳細說明,為了避免選擇困難,自己設定星期一三五喝魚湯、二四六喝牛肉羊肉湯,一天兩次甜點,手機存著二十家私房推薦,一家家實地考察。一如自己的作者簡介「日常以三餐、甜點及咖啡為主節奏而往復前行」,蘇…

【2020國際出版暨版權經紀專業論壇】猴死囝仔的英文怎麼翻譯?那些年台灣文學外譯的歷史

文/愛麗絲 2020年第八屆版權營,更名為國際出版暨版權經紀專業論壇,雖逢疫情無法邀集世界各地的出版人齊聚一堂,改採錄影形式,橫跨各大洲的版權代理、編輯、書探等出版人,仍能「從文字出發,朝世界邁進」,彼此交流。除了作為打造出版業「台流」的參考,也分享彼此在疫情之下觀察到的書市轉變。 「打造台流不是單…

野生歷史研究人──專訪八旗文化總編輯富察延賀

文/犁客 「我大學時讀中文的,其實我高中時就夢想成為作家,然後讀了很多,你知道,張愛玲等等作家的東西;那時本來能讀的是『鲁郭茅巴老曹』──魯迅、郭若沫、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官方認可的,我得自己設法找其他東西來讀。八零年代的時候,福建有本刊物叫《港台文學》,現在想想搞不好是盜版的,但那時我成了訂戶…

1/26【中西文化對談系列 免費講座】從羅卡的葉瑪到白先勇的玉卿嫂:中西兩方的Eros研究

從希臘悲劇以降,西方戲劇以女人為核心角色的作品,在在地呈現了剛強的意志與向命運抗爭,或逆天改命等不同的主題!比如希臘悲劇家索福克里斯:《安蒂岡尼》(Antigone)與《伊烈翠》(Electra)、《翠基絲女人》(Women of Trachis)。歐里庇德斯(Euripides )的(Medea)…

【果子離群索書】在魔性的氛圍中,身心皆在躁動

讀台北人(作者筆名)的長篇小說《台北故事》,速度超乎想像的快。一方面故事以一定的節奏持續推進,敘事俐落,不拖沓,一方面內容有股推力,像章回小說或連續劇,欲知後事,下回分曉,會讓人想追看下去。但其吸引力並非來自懸疑詭譎或峰迴路轉的情節,它的故事,尋常可見,但作者太會說故事了,一路牽引著你的情緒,掉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