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意見 【讀者舉手】在現實的凌遲前,世上最精彩的謀殺也黯然失色──《倖存者,如我們》 發表於 22 12 月, 2021 By 讀者投稿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Tridy 你要我談人生,不過我談的只有失敗,這兩者似乎是同一件事。 完整文章
華文市場 【一週E書】有些人就在我們的想像之外生活 發表於 8 12 月, 2021 By 犁客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犁客 大多數人都不會否認,「真實事件」聽起來比「虛構」有份量,就算同為「虛構」的小說,「改編自真實事件」聽起來都比完全出自作者想像的虛構故事多了點「什麼」。 那個「什麼」是什麼呢? 完整文章
Waiting:上山頭,拚書影 【Waiting:上山頭,拚書影】《在這樣的雨天》進入是枝裕和的奇妙日常 發表於 12 5 月, 2020 By 出前一廷 Photo Credit: Waiting 《在這樣的雨天:圍繞是枝裕和的《真實》二三事》雖然並非小說,而是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在拍攝《真實》一片時寫下的工作日誌,但卻正如他的電影一樣,具有一種奇妙的空氣感,彷彿把讀者拉進了另一個世界的日常之中──一個屬於是枝裕和的生活日常。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當我們不知道自己有多脆弱時,就更容易受傷 發表於 29 4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布芮尼.布朗;譯/洪慧芳 當我們不知道自己哪裡有多脆弱時,就更容易受傷 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提出很有說服力的證據,證明承認脆弱的重要。從健康心理學的領域來看註8,承認脆弱(亦即承認我們面對的風險),大幅提升了我們維持某種健康習慣的機率。為了讓病患乖乖地遵照醫囑,必須讓他們先承認脆弱。有趣的是,當我們面對某種病症或威脅時,重點不在於實際上有多脆弱,而是,承認自己有多脆弱。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經典也青春】以幻覺織錦,安頓無法承載負疚的心 ——許婷婷談馬奎斯的《預知死亡紀事》 發表於 16 4 月, 2019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為什麼他會被殺死?為什麼會死得那麼慘?他做了什麼遭來橫禍?他有預感自己會死嗎?當時是什麼狀況?有人知道這樁計謀嗎?怎麼會沒有人出來阻止慘案發生? 以《百年孤寂》征服千萬讀者的馬奎斯說《預知死亡紀事》才是他比較滿意的作品。 完整文章
朱家安不要偷懶了 如果電玩世界是假的,那什麼是真的? 發表於 11 3 月, 2019 By 朱家安 Photo Credit: Wiki 挪威青年史汀(Mats Steen)二十五歲去世,他罹患稀有基因病症,死亡前,已經經歷十幾年肌肉嚴重萎縮、無法行動的日子。 史汀的喪禮出現了一堆家裡不認識的人,他們都是《魔獸世界》的玩家,史汀是這遊戲裡玩家隊伍「星光」(Starlight)的一員。史汀難以行動,但可以打電玩,據爸爸描述,在生命最後十年,他玩了超過一萬五千個小時。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天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選邊站? 發表於 18 12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安卓雅.芭罕 Andrea Barham 譯/葉織茵 一九一四年八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法聯軍在德軍猛烈逼近下被迫撤退。幸好當時天使們正在附近守衛著。據說英國退到比利時蒙斯市一帶時,有人看到大天使米迦勒的靈體、天使軍團和守護天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書中,舉世聞名的歷史學家泰勒(A. J. P. 完整文章
楊勝博上街讀小說 【楊勝博上街讀小說】有時候,人類也不免像複製人那樣活著:三個《銀翼殺手》(下) 發表於 14 11 月, 2017 By 楊勝博 Photo Credit: Youtube 在上篇裡,我們從電影中消失的動物和沒有被提及的摩瑟教出發,分析菲利普.狄克原作小說裡,這些事物本身的存在意義。在下篇裡,讓我們來看看雷利・史考特《銀翼殺手》和丹尼・維勒納夫執導的續集《銀翼殺手2049》裡,那些延續與延伸的電影主題,那些關於存在、選擇、記憶與真實和自我實踐的故事。 離開,是擺脫困境的唯一選擇?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我們越關注優雅,就會變得越優雅,然後發現真正的優雅並不是一種裝飾,而是一種人際互動 發表於 19 9 月, 2016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文/普立茲獎得主 莎拉‧考夫曼 Sarah L. Kaufman 我們活在一個我稱為「優雅空白」(the grace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