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Hsun 《今夜大雪紛飛》是作者咀嚼生活的結晶,因為心與思之純粹,故吐出文字潔淨如雪,自本地、自異國、自城市、自房間、自青春的教室、自逃逸的路上、自馴練肉身的場所,片片飛落,落在讀者的目光裡,形成了不同的故事,那雪,既是作者的,也是讀者的,因為觀看的距離不同,因而有了不同版本的風景。 藏與顯之間…
文/犁客 時間和空間一向是愛情的最大考驗。 無論你多麼地不管內在外在、不管社經階級,就是因為某種叫做緣分或命運之類的原因愛上某人,覺得自己無視所有現實障礙、能夠跨越重重高牆──但,時間和空間就是會卡在二位中間。 以我們生活的現實來說,理論上你可以耗用時間來解決空間問題。例如戀人一個在基隆一個在屏東,…
文/唐鳳、丘美珍 一個人的價值,不在他積累了多少資產,而是他分享了多少資源 我小學六年級從德國回來後,不久,就開始協助母親創辦一個自主學習的學校「種籽學苑」。 當初在辦這個學校時,是借用烏來山區信賢國小的校舍。這個學校所在的地方,是原住民的泰雅族部落,所以,這是一個泰雅族孩子很多的學校。 擔任小學主…
生長於台東池上的卑南族男孩,小時候在《漢聲小百科》裡看到被畫得很美的台北市敦化南路,長大之後,果真到了台北,在敦化南路附近的巷子裡租屋居住,還參與了「台北文學季」的工作。這當中不僅是地理/空間位置的變化,也是年月/時間位置的變化,某方面來說,這還是現實與想像、閱聽與工作⋯⋯等種種觀察位置的變化。 某…
《鬼地方》之後,陳思宏寫了另一部夏日系列的長篇小說《佛羅里達變形記》。 《鬼地方》寫空間,以空間帶出時間;《佛羅里達變形記》寫時間,用時間拉開空間。但兩者都在描述生命的崩壞、混亂等狀態,藉由朝陽、暴雨、陰霾等成長經歷中的多變氣候,呈現束縛與自由、沉淪與脫逃、夢想與失落等對比。 小說寫的是表面亮眼、內…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作者與讀者如何在都市空間相遇?」 這句話回答了本文標題中藴含的浪漫氣息:「我們」,指的是作者與讀者;「在此」,則是文學作品中的都市空間。 多虧了前田愛先生提出的理論架構,擴大了一般讀者如我對文本的理解與想像。不誇張地說,這本書,將從此把我對這本書的平面…
文青網美會去朝聖(或打卡拍照之後就閃人)的獨立書店,經營者們多是用心選書的重度讀者,而且,也是Readmoo讀墨的好朋友──是的,雖然有些人認為「紙本」、「電子」兩種書籍載體彼此互斥,但那其實是沒有什麼立論基礎的誤解。就上述的獨立書店經營者而言,他們十分清楚,在服務讀者的層面上,這兩種書籍形式並不會…
魯克萊修(Titus Lucretius Carus)是古羅馬的詩人,用詩作闡述自己對宇宙的看法。在他遺留的著作裡,有一個看法引起大家注意。魯克萊修相信宇宙是無限大的,這並不稀奇,稀奇的是他為此提出的論證,妙到近乎嘴砲。 魯克萊修之矛 假設宇宙有邊界。 假設你站在宇宙的邊界旁邊,拿出一支標槍,往邊界…
文/潘怡格 隨著暢銷小說《哈利波特》迅速風靡全球,書迷們也非常關心作者 J.K.羅琳到底是從哪裡來的靈感,可以寫下這麼生動的故事。根據羅琳的自我介紹,她常在英國愛丁堡的一間咖啡館寫作,慢慢的勾勒出霍格華茲這個充滿想像力的奇幻世界。 其實不只羅琳,還有許多的文學家,例如波特萊爾、海明威、沙特、西蒙波娃…
文/劉軒 你有種過花嗎?如果有,你應該有「換盆」的經驗,如果不換盆,植物的根系發育就會受到侷限,人也是──要成長,勢必得先清理出「成長的空間」,如果你覺得人生「卡卡的」,來,我們一起整理、整頓。 從第一講到第十講,我們認識了過去與現在的關聯;接下來的第十一講到二十講,我們將一起探索「當下」與「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