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後,記憶感傷:作為生命政治見證的《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

文/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所長 陳國偉 無庸置疑,朱宥勳以《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這本具有長篇小說概念的連作短篇,樹立了他小說創作生涯的里程碑。這是一本對未來台灣島嶼的命運的寓言╱預言,但也同時是當下台海甚至全球軍事緊張情勢的映射。但他不僅直面了戰爭的本質,更潛入戰爭的內面與暗面,標誌出戰…

失落的故鄉

文/童偉格 在火車站擦皮靴,因為靠近碼頭,我遂意外地遇到拖板車的旺仔哥哥。他好高興,看到我,抱著我跳起來。他告訴我空襲時與奶爸奶母逃到八堵的暖暖一帶避難,戰爭一結束,就跑回基隆發了一筆小財。他在碼頭送貨,並告訴我家裡地址,要我回去玩。旺仔哥哥是我小時候的英雄與保護者,二、三年沒看到他,沒有奶爸奶母的…

【讀者舉手】2020出版啟示錄──臺灣文學金典獎百萬年度大獎《鬼地方》

文/高澄天 談《鬼地方》之前,我想先談談這個世代文青可能不曾聽聞的故事── 暢銷長銷的程度空前,但不必那麼悲觀認定是絕後的,七、八零世代文青共同記憶朱少麟《傷心咖啡店之歌》,作者曾經四處投稿,遭到七、八家出版社拒絕,直到稿件輾轉到了九歌,當時九歌創辦人蔡文甫先生先讀完原稿,一句:「這小說好看,不必刪…

中文漫畫首度出線,社會議題大爆發──2019Openbook好書獎

最受華文出版界矚目的年度盛事:2019Openbook好書獎於11月30日揭曉。從206部入圍決審名單的作品中,選出「年度好書.中文創作」、「年度好書.翻譯書」、「最佳童書暨青少年圖書」、「美好生活書」等四大類,共計40本好書。 本屆首度出現以漫畫形式得獎的中文創作,並有早逝的青年作家遺稿獲獎。社會…

路就這麼走了過來,未來卻也還是要走下去──《等路》

文/朱宥勳 認識洪明道,是在二○一三年辦書評雜誌《秘密讀者》之後的事。說來慚愧,我在某些方面是很閉思(pì-sù)的,即使洪明道因為好幾篇以台語文寫成的書評驚豔了編輯團隊、進而邀請他加入編輯團隊之後,我對他的認識也僅止於工作上的印象。我印象中的他,除了是一位對台灣文學、台語文書寫非常有使命感的評論者…

小說的四位主人翁,就有三位耳熟能詳的「文青大神」

文/駱以軍 大約就在那兩年,朱嘉漢與童偉格,在公館的「胡思書店」有一場關於文學的對談。那是一場光電迸飛的文學高端會談,童偉格不足奇也,他本就是台灣未來小說的星際戰艦。那時《童話故事》還沒展開,但《西北雨》已鍊成,事實上他把台灣小說的可能性拉高了一個維度。但朱嘉漢何人也?那次對談驚動武林,許多年輕一輩…

「你再浪費不起時間,耗在爛人身上。一樣的,爛書也是。」──專訪駱以軍

筆訪、整理/犁客 「我現在鏡文學寫的這個長篇,就是個科幻。但我沒有很足夠龐大的科幻閱讀庫,所以我的科幻,可能是『尼安德塔人的科幻小說』啊。」駱以軍說,「它可以還是我特有的暴力、耽美、糾纏團繞、迷宮之戀。但我並不會真的譬如劉慈欣的小說,賀景斌的小說,伊格言的小說,李奕樵的小說,這些是真的有硬科學知識的…

【創作者讀字母會】差異與對差異之抗衡

文/連明偉 「差異」做為命題小說的起源驅動,本身即對結果懷有寬宥,然而,這不僅僅指向作品之文字、形式、情節、技藝操作的表面特徵,同時亦指向對於「理解差異」的拆解與重建。重建是歷程與再現,是表述的「有意缺失」,企圖透過強烈、蠻橫、原生的自我詮釋,戮力回應並抗拒此種命題。閱讀者或許可以如此理解,作家千里…

【創作者讀字母會】獨身國──讀《字母會C獨身》時想到的二三事

文/林蔚昀 開始讀《字母會C獨身》,是在某一天的凌晨兩三點。夜深但不人靜,我一邊等電腦的系統更新,一邊做家事。 有一個月了吧,我常在深夜煮飯、洗碗、打掃。這樣,隔天的白日會過得有餘裕。有了餘裕,家庭生活就少點衝突、糾紛、眼淚和尖叫。 當然是要犧牲睡眠的。長久以來,我一天只睡四個小時,隨著工作愈來愈忙…

【創作者讀字母會】事件的毀滅與創生

文/胡慕情 我在生命中一個又一個接續而來的文字沙堆裡究竟寫了什麼,那堆沙此刻看來距離生活裡的沙灘和沙漠,如此遙遠。或許應該懂得見沙如沙,見字如字,我們才有可能理解世界如何被碾碎、被侵蝕,在沙中觀看世界初始的樣子。 ──伊塔羅.卡爾維諾 表面來看,現世已非賈西亞.馬奎斯所描述的:「很多事物還沒有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