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秒讀 「難怪妳這麼溫暖,因為妳的家人也好溫暖。」 發表於 16 9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張西 她的母親問我:「妳還住在家裡吧,家裡有爸爸媽媽能夠照顧妳,比較能安心工作。」我露出自然的笑容:「沒有,我和妹妹在外面租房子。」她的母親愣了愣:「妳住在外面了?」我點點頭,沒有額外的尷尬,笑容仍在嘴角。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經典也青春】愛的危險之處,在於過度自我膨脹 ——洪財隆談魯益師的《四種愛》 發表於 3 8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魯益師即小說讀者熟悉的《納尼亞傳奇》作者C. S. 路易斯,基督徒由於敬愛這位偉大的思想家、神學家而尊稱他為魯益師。 洪財隆博士開宗明義以一句「不論是親愛、友愛、愛情,都應該留意不要過度膨脹,以免招致危險」來說明魯益師寫作《四種愛》的核心主旨。 因為人一旦無限放大自己的愛與被愛,也就可能導致愛的本質的丕變,在彼此關係裡注入毒素。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父親失智後,我再也不用害怕他傷心了 發表於 14 5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夏夏 一進門,看到父親坐在餐桌前翻閱報紙,他抬頭看我,指了指放在旁邊的一頁說,這上面有妳寫的。 怎麼可能,我說。 我這樣說,是覺得他不可能記得,因為他失智了。這也是我以為從此可以脫離父母過著獨立生活,卻在有一天又重新開始和父親住在一起,一面回味著童年時的生活的原因。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我再沒機會在那句「我恨你」後面補上什麼,那成了父親死前我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 發表於 29 4 月, 2020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作者:班尼迪克.威爾斯;譯/姬健梅 我打字打了一會兒,然後思緒又忽然回到我父親身上,回到我和他的最後一次相聚。雖然與我長久以來的記憶有所出入,但如今我相信自己在那次服用了迷幻藥之後記起的印象。那是我長年壓抑的真相,就像一根毒刺插在我身上,從黑暗的潛意識左右了我。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原來社會上淨是些「有瑕疵」的兄弟姐妹? 發表於 22 7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平山亮、古川雅子 譯/王麗芳 一位援助低收入者的男性曾說過以下的話: 「我覺得政府並沒有設法讓繭居族等低收入者重新回到社會上,反而社會好像愈來愈向他們靠攏。將來這個國家絕大多數的人,可能某方面遲早都會變得『有瑕疵』。」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讀者舉手】和加賀到街上走一遭,我又找回對東野圭吾的熱情啦! 發表於 12 6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god8812000原刊於【分享書】,經作者同意轉載 坦白說,這本《新參者》又讓我重新找回對東野圭吾的熱情了,意外地喜歡加賀刑警,也覺得治癒系風格的東野圭吾還蠻不錯,由於之前沒有接觸加賀恭一郎系列,想必日後要找來看看了。 這個故事由許多章節構成,每一個章節都與事件多少有些關聯,不一定是重要線索,但每個小故事中都有人性,例如我非常喜愛婆媳倆的互動,太可愛了。 完整文章
好書秒讀 「妳是世上最棒的媽媽」──她還小的時候,真的相信這句話 發表於 7 2 月, 2018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pixabay 文/溫蒂.沃克森 凱珊卓.坦納──我返家的第一天 人只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事,只相信自己需要相信的事。也許兩者沒有差別──我也不清楚。但我知道,事實會躲過人的法眼,藏在盲點和偏見後面,隱身於祈求平靜的飢渴心底。然而事實永遠不會消失,只要我們睜開眼睛、努力去找──只要心夠真,也夠努力,真相便會浮現。 三年前,我和姊姊失蹤的時候,沒有人睜開眼睛。 完整文章
閱讀意見 【讀者舉手】如果你是個內向的人,那你可能得想比較久──但提出的點子會比較酷 發表於 26 12 月, 2017 By Readmoo編輯團隊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Hao原載於「分享書」,經作者同意轉載 書籍內容很紮實但不複雜,作者用平實的語言詳細說明了關於內向者的一切。 一開始先從腦部構造說明,內向是天生的,並且從簡易的幾個問題來判斷自己是否屬於內向者,接著從人際關係(包括婚姻、社交、親情)的實例來說明內向者通常有哪些特徵,瞭解了內向者的特徵後,再結合前者所說的腦部構造發展,提供最適合的生活建議。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