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也青春】火星與土星的撞擊——戴偉傑談佐野洋子、谷川俊太郎的《兩個夏天》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以《活了一百萬次的貓》享譽國際的繪本名家佐野洋子,與同樣詩名卓著,在日本有「國民詩人」之稱的谷川俊太郎,有過一次短暫的婚姻,維持了六年。《兩個夏天》於1995年出版後,即因隔年兩人仳離而斷版,是讀者一書難求的夢幻逸品,這本書終於在2018年由小學館重新企劃出版,造成了轟動。 本書由木馬文化首度引進台灣,副總編輯偉傑的領讀摘要如下: 完整文章
【經典也青春】人生盡是一場接一場的大考——楊憶慈談張愛玲的《小團圓》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談《小團圓》很難。 一則是太多人談過,一則是隨便從哪個線頭拉出來,例如當時的時空背景、張愛玲的身世、母女關係、父女關係、張愛玲和胡蘭成的愛恨糾葛、張愛玲的親情、愛情與金錢觀,都不可能在短短的22分鐘節目裡講清楚。 完整文章
「難怪妳這麼溫暖,因為妳的家人也好溫暖。」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張西 她的母親問我:「妳還住在家裡吧,家裡有爸爸媽媽能夠照顧妳,比較能安心工作。」我露出自然的笑容:「沒有,我和妹妹在外面租房子。」她的母親愣了愣:「妳住在外面了?」我點點頭,沒有額外的尷尬,笑容仍在嘴角。 完整文章
【經典也青春】愛的危險之處,在於過度自我膨脹 ——洪財隆談魯益師的《四種愛》
文/陳蕙慧 本文原載於作者臉書,經同意後轉載 魯益師即小說讀者熟悉的《納尼亞傳奇》作者C. S. 路易斯,基督徒由於敬愛這位偉大的思想家、神學家而尊稱他為魯益師。 洪財隆博士開宗明義以一句「不論是親愛、友愛、愛情,都應該留意不要過度膨脹,以免招致危險」來說明魯益師寫作《四種愛》的核心主旨。 因為人一旦無限放大自己的愛與被愛,也就可能導致愛的本質的丕變,在彼此關係裡注入毒素。 完整文章
父親失智後,我再也不用害怕他傷心了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夏夏 一進門,看到父親坐在餐桌前翻閱報紙,他抬頭看我,指了指放在旁邊的一頁說,這上面有妳寫的。 怎麼可能,我說。 我這樣說,是覺得他不可能記得,因為他失智了。這也是我以為從此可以脫離父母過著獨立生活,卻在有一天又重新開始和父親住在一起,一面回味著童年時的生活的原因。 完整文章
我再沒機會在那句「我恨你」後面補上什麼,那成了父親死前我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
Photo Credit: Unsplash
文/作者:班尼迪克.威爾斯;譯/姬健梅 我打字打了一會兒,然後思緒又忽然回到我父親身上,回到我和他的最後一次相聚。雖然與我長久以來的記憶有所出入,但如今我相信自己在那次服用了迷幻藥之後記起的印象。那是我長年壓抑的真相,就像一根毒刺插在我身上,從黑暗的潛意識左右了我。 完整文章
白玫瑰花海中的罌粟花
文/新樹幼兒圖書館館長 蔡幸珍 翻開《月亮都是一樣的》,讀到書中的〈滴答滴 完整文章
沒有大路,才有書寫的動力──馬尼尼為《沒有大路》講座側記
Photo Credit: 啟明出版
文/彤雅立 完整文章
原來社會上淨是些「有瑕疵」的兄弟姐妹?
Photo Credit: pixabay
文/平山亮、古川雅子 譯/王麗芳 一位援助低收入者的男性曾說過以下的話: 「我覺得政府並沒有設法讓繭居族等低收入者重新回到社會上,反而社會好像愈來愈向他們靠攏。將來這個國家絕大多數的人,可能某方面遲早都會變得『有瑕疵』。」 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