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讚美,也會在這群孩子心中留下創傷

文/寮美千子;譯/黃瀞瑤 「我們希望各位將來出獄時,可以更容易和人溝通,也能活得更輕鬆一點,才開設了這堂課。我們希望各位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向人求助,也可以果斷拒絕討厭的事情,活得幸福。 「因此,在這堂課,我們不會幫各位打『分數』,不會有任何評價。絕對不會因為各位在教室裡的表現,影響假釋時間的快慢,所…

自尊易碎,大腦於是讓我們深信「優越幻覺」

文/泰莉.艾普特;譯/謝維玲、林淑鈴 「自尊」是一種讓我們抬頭挺胸面對他人的感覺,人們常用自豪或自重來稱呼它。我們每個人都重視自尊以及他人的肯定或讚美,同樣地,我們每個人都不想被他人「輕蔑對待」——布瑞南和佩迪特用這個詞來描述不尊重他人的行為,包括漠視、指責與嘲笑。 布瑞南和佩迪特認為,我們對他人評…

在法國,家長不輕易稱讚孩子,老師尤其沒這「習慣」

文/潘蜜拉.杜克曼;譯/汪芃 有天下午我去托兒所接小豆回家,她剛從遊戲場玩回來,臉上有一道殷紅的血痕,傷口不深,但仍淌著血。我問她怎麼了,她不肯說(但她看起來似乎不在意,也不痛的樣子)。我問了老師,老師也說不曉得事發經過,等到我質問托兒所的園長時,我的淚水已經在眼眶中打轉了,但園長也不清楚狀況,而且…

「不管在什麼時候,第三者的稱讚永遠最有效」

文/齊藤勇;譯/卓惠娟 踏入社會,隨著職場的經驗逐漸累積,開始有了部下與後輩時,指導教育他們自然也成了工作的一部分。 當你遇到工作能力不佳的部下,很難得的沒有犯任何失誤完成工作時,最好要好好地讚美他。 美國心理學家伊莉莎白.赫洛克(Elizabeth Hurlock)曾做過一項實驗,證實了讚美他人的…

與陌生人攀談時一定要顧慮的三好法則:好欣賞、好感、好印象。

文/箱田忠昭;譯/張嘉芬 ★先釋出好感,別人才會喜歡你 初次見面時,究竟該聊什麼才好? 當然也是要有一定程度的鋪梗布局,不能因為是閒聊,就忽略了談話內容的結構。然而,在談鋪梗、結構之前,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那就是很重要的「三好法則」。 所謂的三好,是取自「好欣賞」、「好感」、「好印象」這三個「好」的…

一味給予孩子讚美,反而顯現了我們的不在乎?

文/史戴分‧格羅茲 如果我們只是讚美,卻無法了解他們努力的過程,那麼最終也只是顯現我們的不在乎。 我走在托兒所的走廊上,準備接女兒回家,正繞過轉角的時候,碰巧聽見老師對我女兒說:「妳今天畫了最漂亮的樹。好棒喔。」幾天之後,她指著我女兒畫的另一張圖,說:「哇,妳真的是繪畫天才!」 在這兩次事件裡,我發…

這不科學阿,但這就是批評者的數學思維

文/喬恩.阿考夫(Jon Acuff) 譯/劉復苓 我們已經消除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惡意中傷,還剩下百分之一,真是太有效率了!只不過現在有個問題:光是這百分之一,就足以把你剔除卓越之路,打回平庸。 這是個數學問題,不蓋你,但要先從我們如何處理讚美做起。多數人無法全心接受讚美,第一個反應總是先加以否認。我…